目录页

■《俄罗斯文化1000年》■

上一页 下一页

1.从口头文学到书面文学


  9 世纪,东斯拉夫人已经进入阶级社会。形成了以基辅为中心的古代罗斯国家,即通常所称的基辅罗斯。

  基辅罗斯是早期的封建国家。在这个国家中,大公、王公和波雅尔构成统治阶级,农民、手工业者、奴隶、奴仆构成被统治阶级。11世纪,随着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封建主对农民的压迫进一步加强。同时,基辅罗斯各公国的势力日益强大。12 世纪,基辅罗斯处于分裂割据的局面。

  9 世纪以前,东斯拉夫人还没有文字。他们唯一的精神产品是口头文学。由于没有记载,大部分口头创作已经失传。保存下来的,有的后来被收进古代罗斯文献,有的经过长期流传到18 世纪才开始被学者搜集、整理出来。东斯拉夫人有着深厚的口头创作的基础。创作的形式有俗语、谜语、神话、劳动歌曲、诗歌、传说、轶事。口头诗歌是流传最广泛的文学作品。传说、轶事是古代编年史编纂的重要依据。

  原始的多神教对东斯拉夫人民间口头创作的发展以及音乐、戏剧、舞蹈艺术的萌芽有很大的影响。在节庆时,盛行唱歌、念咒、群众性的舞蹈和化装游行。唱歌和跳舞多伴以乐器,所用乐器有古丝理、笛、号角等。死人时要举行安葬、追悼仪式,唱哀歌、诀别曲。

  9 世纪以后,口头创作进一步发展。最流行的形式是壮士歌。壮士歌繁荣的原因,是封建关系的发展和罗斯国势的强盛。壮士歌中不少充满了对基辅大公弗拉基米尔·斯维雅托斯拉维奇(1015 年卒)的颂扬,如称他是“可爱的红太阳”。壮士歌所以继续发展和流传下来,还因为当时大公、王公、亲兵同广大群众还没有完全脱离联系。壮士歌中的主人公往往既是农民又是亲兵,如伊里亚·穆罗美茨、多勃雷尼亚·尼基吉奇、米库拉·谢里亚尼诺维奇,都是农民或非显贵出身。多勃雷尼亚·尼基吉奇是真实的历史人物。据编年史记载,多勃雷尼亚是大公弗拉基米尔的舅父,他的姐姐是弗拉基米尔的母亲。他不仅力大无穷,而且智慧超人。据说他曾战胜毒蛇,帮助弗拉基米尔大公夺得未婚妻。米库拉·谢里亚尼诺维奇是壮士歌中最鲜明的形象。他被描绘成参加盛典的劳动农民。他有一匹淡黄色的牝马,马的脖子套着丝的绳圈,犁的部件有白银、黄金的装饰。

  伊里亚·穆罗美茨是一个戍守边疆、坚贞不屈的战士的形象。他是壮士中具有神奇力量的首领。壮士歌说:

  站着那五个战士:

  第一个——伊里亚·穆罗美茨,

  他们不放过一个骑马的,

  既不放过一个骑马的,又不放过一个步行的。

  与口头创作盛行同时,出现了罗斯的书面文学。古代罗斯国家的建立促进了文字的迅速发展。文字是国家之间的交往、签订各种条约的必不可少的手段。在社会内部,人们立债约、商约、遗嘱、记录商品、财物的使用权和归属,以及进行私人通信等,都需要文字。

  9 世纪上半期,罗斯已经有文字。据斯摩棱斯克附近的考古发掘,那时已有刻在陶器上的文字。9 世纪中叶,东斯拉夫人所在地的南部已有相当发达的文字。860 年,斯拉夫的教育家康斯坦丁·菲洛索弗到克里木时,曾在赫尔松涅斯找到用罗斯字母写的福音书和赞美诗集。10 世纪时罗斯和希腊签订的条约就是用罗斯和希腊两种文字写成的。911 年,奥列格与希腊订立的条约证明,罗斯的富人已有写遗嘱的习惯。

  东斯拉夫人曾创造了自己的字母,也采用其他字母。9 世纪,在罗斯各地已有几种字母的文字。但是,当时的基里尔字母是已发现的斯拉夫字母最完整的一种。基里尔字母于9 世纪下半期在保加利亚出现,因这种字母的制订者康斯坦丁(基里尔)·菲洛索弗而得名。基里尔字母,以“多角字体”即9 世纪中叶希腊宗教文字的字母为基础,增加了斯拉夫语所独有、希腊语所缺少的发音符号,形成了适合南部斯拉夫人和东斯拉夫人语言的文字体系。这样,基里尔字母就取得了对其他字母的优势,并终于固定下来,经过几次修改一直为俄罗斯人、乌克兰人、白俄罗斯人、保加利亚人、塞尔维亚人所沿用。

  10世纪,基督教逐渐在罗斯传播。随着基督教的传入,在基辅和其他大城市也传入了祈祷书。这些书,主要来自保加利亚,但有的在罗斯已有手抄本。10 世纪末,大公弗拉基米尔接受基督教,并定基督教为全罗斯的国教。基督教尽量使统治阶级和他们的国家政权神圣化。它本身是统治阶级用以奴役人民的工具,但由于传教、读经,客观上对罗斯的文字和书面文学的发展起了一些积极的作用。基督教在罗斯受洗以前已经存在近千年。它集中了大量书籍,供举行祈祷、修道院诵读、宣传教义和培训神职人员之用。书的内容丰富广泛,有历史的、神学的、教堂唱诗班的、传教的。这些书的使用,必然促进罗斯文字和书面文学的发展。

  基辅罗斯接受的基督教,属基督教的东派——君士坦丁堡宗主教所管辖。这种基督教做礼拜时不必用古罗马语——拉丁语,而允许用民族语言,具有更易于传播的特点,对罗斯文字、社会文化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保加利亚在罗斯受洗120年以前就加入基督教。至10 世纪末,保加利亚的文字已很发达。保加利亚的文字和罗斯的文字又非常接近。罗斯的居民完全可以听懂古保加利亚语。基督教教士在罗斯传教时,不必把所有关于祈祷仪式、宗教仪式和神学的书籍都译成古罗斯语,而可以直接利用保加利亚教会现成的书籍。基督教传入罗斯后,罗斯和拜占庭、保加利亚的文化交流更加频繁。在基辅等罗斯的大城市里,开始有人专门从事翻译、抄写书籍的工作。11 世纪30年代,大公还亲自主持翻译拜占庭的宗教书。因此,11世纪在罗斯,拜占庭宗教书的翻译取得显著的进展。这些书译成古保加利亚语或古罗斯语,其中有“圣书”——福音书、赞美诗集,有做礼拜的书——教堂逐日祈祷经文汇录、三重颂歌、日课经,有教会歌曲、布道演说、箴言,有宗教规诫文集等。11 世纪,拜占庭非宗教书籍在罗斯的翻译亦发展起来,最流行的是约翰·马拉拉和乔治·阿马尔托尔的拜占庭编年史、希腊历史小说《亚历山德利亚》(叙述亚历山大·马其顿的活动和功绩)。

  与拜占庭的著作传播同时,罗斯本国著作的撰写也兴起了,形成了一个专门从事写书并通晓书法艺术的知识阶层。11 世纪教会势力的发展提出了编写与罗斯现实有联系的教理和戒规、创立自己的祭仪、尊崇自己的圣者的要求,这就需要编写圣者传。封建国家要树立自己的权威,也需要系统地叙述自己的历史。国内识字人数增多和书面语言应用扩大,为书籍的撰写奠定了基础。1951年,苏联阿尔齐霍夫斯基教授在诺夫哥罗德发现的11 到15 世纪的白桦树皮文书,内容相当丰富,有商业交易、私人信件、急事字条、经济收支帐目、远征出行报告、参加葬后宴的请柬、谜语、诗歌等,反映当时识字的罗斯市民已相当多。这样,国内著作的撰写就成为必然的趋势了。

  大约11 世纪上半期,诺夫哥罗德的主教卢卡(1016—1060年)写了小书《对僧团训诫》。这是流传至今的基辅罗斯时代最早的著作。与卢卡同时代,基辅的总主教伊拉里昂写了《论法律与天惠》一书,作为对大公弗拉基米尔的纪念。他认为《圣经》的旧约(法律)是走向新约(天惠)的阶梯,弗拉基米尔则是使罗斯获得天惠的首创者。

  稍后,出现了反映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作品《鲍里斯和格列勃传》。鲍里斯和格列勃是大公弗拉基米尔·斯维雅托斯拉维奇的儿子,因争夺基辅大公位被其兄弟斯维雅托波尔克杀死。这部著作有很多可靠的情节,穿插着明确的对话和独白,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对以后罗斯文学传记的发展有很大影响。10世纪末~11 世纪初,在基辅和诺夫哥罗德已经开始撰修编年史。11 世纪70 到90 年代,基辅一彼切尔修道院已经编出罗斯最早的编年史。12 世纪初,这个修道院的修道士、当时著名的宫廷史学家和政论家涅斯托尔,把各种故事、王公传记、城市发生的事件、希腊编年史个别章节等编纂在一起,经过加工润色,形成一部巨大的著作《往年纪事》。

  《往年纪事》概括了大量历史、地理、国际关系、语言、文字、宗教、艺术等方面的资料,是反映9到11 世纪古代罗斯社会生活的一部完整的著作。《往年纪事》一开始就提出自己的任务在于叙述罗斯国土的由来,谁最先在基辅统治公国。《往年纪事》按照当时的认识水平,尽可能如实地描绘古代罗斯的历史面貌,回答了所提出的问题。它以整个斯拉夫人的历史为背景,阐明东斯拉夫人逐渐移居到罗斯的过程和古代罗斯国家的产生。《往年纪事》引用了民间这样的传说:古时候有名叫基、谢克、霍利夫的三兄弟和姐妹李别芝,在波利安人的土地上建立了一个城市,这个城市就以大哥的名字命名,叫做基辅。基辅从一个小小的公国,发展为一个大的罗斯国家。《往年纪事》进而对古代罗斯国家内部的重大历史事件、东斯拉夫人同游牧民族的斗争、罗斯同拜占庭的关系等,都备加记述。

  《往年纪事》以记事为主,吸收了以前编年史的长处,对历史事件以大量的叙述代替简短的记载,增加了历史的完整性。涅斯托尔的原稿,已经修订,提高了叙述的准确性,并为此后六百年中编年史的修撰奠定了基础。《往年纪事》对历史事件的阐述十分鲜明,其语言丰富、细腻、确切、简洁。涅斯托尔本人通晓罗斯、拜占庭、保加利亚、西斯拉夫的文字,有广博的学识。他善于利用罗斯民歌作为史料的来源,把异常幽默和审慎的民间谚语并于书中,生动地勾画出社会历史面貌。《往年纪事》既是一部不朽的史书,也是文学史上的杰作。古代罗斯文学作品,以《伊戈尔远征记》最著名。12 世纪时,基辅罗斯由于王公内讧,国力日衰。在伏尔加河和第聂伯河之间草原地带的游牧民族波洛夫齐人屡次大规模进犯罗斯边境,罗斯也屡次发动反击和进攻。《伊戈尔远征记》描述1185年北诺夫哥罗德王公伊戈尔·斯维雅托斯拉维奇率罗斯军队出征波洛夫齐人,并由于罗斯政治上的分裂而遭到失败的经过。

  《远征记》的作者不详,但从作品的内容可以看出,是一位爱国的而又博学多识的人。

  《远征记》出现于罗斯的封建割据时代。它的可贵之处,首先在于正视社会现实,超出个别公国、社会集团的狭隘范围,反映全罗斯各阶级、阶层的共同愿望,指出当时罗斯的分裂割据引起了外敌入侵的悲惨后果。作者主张国家统一、人民统一、各公国之间政策统一,号召人民齐心协力保卫疆土。《远征记》歌颂伊戈尔和他的战士的英勇精神,称他们是“勇敢的罗斯人”、“勇敢的军队”,说他们“勇敢的心是用坚硬的钢铸制,是在无畏的大胆里炼成”。作者把整个罗斯国家都放到自己的视野之中,“从昔日的弗拉基米尔讲到今天的伊戈尔”,从喀尔巴阡山、多瑙河讲到伏尔加河,从诺夫哥罗德讲到顿河、库班河,对民间的喜怒哀乐、祖国的田野、山河、草原等都倾注了深切的感情。

  《远征记》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它刻画的人物有血有肉,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叙事具有强烈的故事性,十分逼真。如果你读一读关于战斗的情景的描述,就会仿佛亲临其境。你看:

  从清早到夜晚,

  从夜晚到天明,

  利箭纷飞着,

  马刀在头盔上铿锵地砍,

  钢矛喀嚓喀嚓破裂着

  在那不知的原野,

  在波洛夫齐的土地中间。

  作者还善于用景物来衬托人的内心苦楚忧伤。如当说到罗斯军队失利时,《远征记》写道:

  青草同情地低下头来,

  而树木悲凄地垂向地面。

  《伊戈尔远征记》是一部伟大的史诗。它深刻的思想内容和高度的艺术成就令人惊叹,以致19 世纪初一些作家怀疑它到底是不是12 世纪的作品。别林斯基称它为斯拉夫人民诗篇中的最美丽、最芬芳的花朵。

目录页

首页

www.xiusha.com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