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页

■《俄罗斯文化1000年》■

上一页 下一页

1.彼得的文化改革


  18 世纪是俄国历史上重大发展的时期。18 世纪初,彼得一世为迅速克服俄国的落后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促使俄国在经济上、政治上、军事上和文化上都有长足的进步。通过1700~1721年的北方战争,俄国夺取了通向西欧的窗户——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开始立足欧洲。1725 年彼得死后30 多年,国内宫廷政变迭起,宠臣专权,贵族的势力扩大。叶卡特琳娜二世统治时(1762~1796年),俄国农权制度发展到顶峰。同时,随着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农奴制度开始出现危机。1773~1775 年,爆发了以普加乔夫为首的大规模的农民战争。在对外政策方面,俄国参加了3 次瓜分波兰,打败了土耳其及其藩属克里木汗国,夺取了黑海的出海口。18 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的胜利引起俄国统治集团的恐慌。俄国积极参加反法同盟,干涉法国革命,开始充当欧洲反动势力的主要堡垒。叶卡特琳娜二世死后,她的儿子保罗继立,直到1801年。保罗继续巩固沙皇制度,竭力消除法国革命的影响,争夺俄国在欧洲的霸权。

  教育改革:要克服俄国的落后,发展教育是彼得在文化方面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按当时一等文官戈洛夫金的话,其目的在于“把俄国从愚昧无知的状况提高到全世界名声的舞台上”。没有大批受过教育的专门人才,如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熟练的工程技术人员、医生、教师等,就谈不上改变文化的落后。由于人才奇缺,彼得曾从国外聘请一些专门人才,委托他们一面工作,一面向俄国人传授知识。这个办法仍然不能满足各个部门对专门人才的需求。于是,彼得决定创办新型的学校。这种学校与17 世纪的教会学校不同,是实用技术学校,主要培养航海、造船的人才。彼得早年率大使团访问西欧期间,就开始为办学搜集教材,购置教科书,聘请教师。1701 年,在莫斯科开办航海学校。当时规定吸收“一切等级”的孩子入学,但后来基本上只有贵族,尤其上层贵族的孩子才能入学。课程设有算术、几何、三角、航海、天文。俄国数学家列昂尼季·马格尼茨基、英国学者安德烈·福尔瓦尔松、航海学家斯杰凡·格文和里查德·格雷斯曾在这所学校任教。航海学校的学生曾考察了一些地区,绘制了地图,为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一定贡献。随后,在诺夫哥罗德、纳尔瓦、列维尔亦建立类似的学校。为培养熟练的专家并利用近海的有利条件,彼得决定把莫斯科航海学校的高年级迁到彼得堡,在此基础上于1715年建立航海专科学校。同时,在莫斯科办了炮兵学校,工程学校,医科学校,文书培训学校。在奥洛涅茨工厂和乌拉尔地区设矿业学校。在卡累利亚的彼得罗夫工厂建立技术学校,为官办冶金企业培养专门技术人才和工匠。在使节衙门办了外语学校。17 世纪创办的斯拉夫——希腊——拉丁学校发展为培养神职人员的高等学府。此外,教区学校培养初级神职人员,也实施普及教育,培养平民子弟。到彼得统治末年,共办42 所小学,有学生2000 名。警备学校、航海专科学校只收士兵、水兵入学。彼得亲自为航海专科学校制定教学计划,规定除理论教学外,要做造船的实际操作。他还为这所学校定了校规,实行严格的军事纪律,喧闹的学生要受鞭打。

  除国内办学外,彼得还派年轻的贵族到国外,主要到德国、荷兰、英国、意大利,学习航海等课程。

  教科书和教材大多是从外语翻译的,也有俄国学者编写的。1703年出版的列·马格尼茨基编的俄国数学教程成为各类学校通用的基本教材。1707年,还出版了他的《算术》一书,其中集中了算术、代数、几何、三角的基础知识。1722 年,出版了格·斯科尔尼亚科夫一皮萨列夫编的《力学指南》。医科学校没有教科书,学生只能在教师讲解时做点记录。各校图表、绘图仪器不足,教室设备很差。

  学生入学并不都是自愿的,而是像新兵一样被征召的。由于人才需求急切,学生的来源不受等级限制。航海学校、工程学校、炮兵学校、医科学校都有出身微贱的学生。只有航海专科学校一直是贵族的教育机构。其他职业学校只有后来才逐渐变成贵族的学校。

  1724年,参政院决定建立科学院。彼得主张科学院兼备科学研究和教学两种职能。1725年(彼得死后),科学院正式成立。科学院包括院本部(从事科研工作)、大学和中学3部分。院本部分为数学、物理、人文3 个学科。在3 个学科中又分为数学、化学、解剖学、历史、演说术等11 个研究室。科学院第一批院士中没有俄国学者,都是从国外聘请的。虽然当时俄国学者有的已经有相当深的造诣,但彼得认为俄国学者中尚没有合乎院士衔的。随着本国学者的成长,外国学者在科学院的一统局面就被打破。

  科学院要求学者把研究工作和实际生活的需要联系起来,以利于科学、艺术与手工工场的发展。科学院院士除了从事研究工作外,必须为本院大学生讲课。大学生必须为本院附属中学的学生讲课。

  文字和出版改革:为改善出版事业,1708 年,彼得下令用新的民用字体(铅字)代替旧的教会斯拉夫字体。新字体笔划比较简单、方便,适于书籍印刷出版。到1725年,共出版民用书籍300种左右,大多是数学、航海、地理、军事的教科书和政论作品。彼得亲自过问出版工作。没有他的命令,任何书都不得付印。民用书由他检查。只有宗教书才由东正教事务管理总局检查。

  以前在俄国只有1 份在宫廷内部流通的手抄报纸——《自鸣钟》,内容牵涉的面很窄,主要报道国务、外交、经济情况,而且几乎都转抄外国报纸的消息。1703 年1 月2 日,在莫斯科出版了俄国第一张印刷的报纸——《新闻报》。它扼要报道国内外的重要政治事件和军事消息,并有官方文件、私人情报、外国报纸转载。

  彼得统治时期,除了出版俄国自撰的教科书外,陆续翻译出版了一些西欧国家的科学技术书籍,如军事学、造船学、建筑学、数学著作。随着俄国对外交流的发展,俄语中增加了许多来自德国、荷兰、法国、意大利、波兰语的词汇,特别是有关物理、化学、地理等学科的术语。这些新的词汇被吸收应用到新出版的书籍中。外来语既在市民中流传,也融进官方语言,深入到贵族和宫廷生活中。教会语言对民间的影响逐渐缩小。官方语言同教会语言也分道扬镳。历法改革:18 世纪以前,俄国历法采用“创世纪年”,新年从9 月1 日算起。1699 年12 月,彼得下令采用儒略历,新年从1 月1 日开始。这种历法,比“创世纪年”进步,但同1918 年1 月26 日苏维埃政府采用的新历(即公历)仍有不少出入。旧历日期比新历日期18 世纪早11 天,19 世纪早12 天,20 世纪早13天。

  生活方式改革:彼得和他的随员刚出访西欧时还穿着俄式服装。但很快地,他们就熟悉西欧的风俗习惯,更换了自己的装束,穿呢绒坎肩、长鞋袜,结白细纱领结,戴假发、宽檐带羽毛帽,和街上的行人混在一起。只有回到寓所,他们才按自己的习惯生活。

  回国后,彼得为了促使俄国人学习西欧的文化,破除旧的陋习,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他对俄国人留长胡须很不习惯,曾亲自动手把前来欢迎他的大贵族的大胡子剪掉。还明文宣布:剪胡子是全国居民应尽的义务。有一次,彼得出席军队检阅。有一人没有剃胡须就遭笞杖打。此后,留胡须者必须纳税,并佩戴特制的小铜牌,铜牌上刻印着:“钱收讫”。彼得还把莫斯科公国时代的长袍改为欧洲式的短装。当时贵族赴宴时穿花领衬衫、鲜艳的绸上衣、外加一长袍,长袍的袖口用袖箍紧紧束着。在长袍外又罩上一件又长又宽的无袖袍。彼得对这种妨碍活动、不适于工作的华丽衣着深恶痛绝。在一次宴会上,他拿起剪刀,剪掉了客人的衣袖。此后,他发布敕令:“兹规定莫斯科及各城市居民所着衣服:凡着匈牙利长装者,其外衣之长以衔接吊袜带为度,内衣则应短于外衣……。”彼得并进一步禁止制作、出售俄式服装。外国新式服装很快流行起来。贵族、商人以及莫斯科市民都穿新式服装。这种服装有呢绒、丝绸坎肩、花缎子长上衣、法国男长衣等。为了保暖,通常在坎肩和长上衣里面缝上兔皮。女式服装变化更大。在1714年私人财产登记中,除了棉背心外,没有一个旧式服装的名称。富人女式短上衣有富丽的金银花边、边饰和钮扣。穷人女式短上衣用土布缝制。

  彼得提倡文明的交际。1718年,彼得堡开始举办大舞会。彼得亲自拟订了组织大舞会的章程和宾客行为守则。“大舞会”来源于法国,指为数不多的人聚集在一起跳舞、下棋或者进行交谈。被邀请参加大舞会的都是上层社会的人物,有高级军官、官吏、显贵、舰队技师、著名商人、学者和他们的家属。这种活动在冬天举行,地点经常变动,从下午4~5 点起到10 点结束。主人不必迎送、陪同、宴请客人,只提供房间、蜡烛、甜食、茶、烟草。客人可以按自己的兴趣自由活动。每次聚会快结束时,宣布下一次聚会的地点。彼得企图把大舞会建成男女混合交际的场所,但这个目的很难达到。一是老人反对。二是妇女参加跳舞很不习惯。当时有人写道:“闺秀们总是坐在远离男子的地方……大家像哑巴似的干坐着,只是互相望望而已。”但也有个别公爵夫人非常善于交际,具上流社会的风度,并且懂外国语。外交家安·马特维耶夫漂亮的妻子在凡尔赛宫里很受垂青。

  为了使贵族子弟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彼得执政时期,出版了《青春宝鉴》。它是一本广为流传的生活教科书,阐述了青年人在家中、在外作客、在公共场所、在工作岗位上的行为准则,教导青年必须具备谦逊、勤劳、明理的美德,要求说话做事“非常文雅有礼,不得莽撞或有吵架的行为”,“在街上走路不要东张西望”,应该径直向前,在宴席上不要“发出吧哒吧哒的响声”。西欧生活方式的传入,在俄国产生丁新的交际形式,丰富了人们生活的内容和情趣,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等级的封闭性,但也有某些消极的影响。有些贵族青年唯西方是从,沉湎于娱乐,荡尽钱财,穿着外国的衣服,不会讲纯洁的俄语,甚至看不起自己的祖国。随着贵族地位的加强,又出现了各种清规戒律和繁文缛节,束缚着人们行为的规范。彼得统治时期形成的若干良好的社会风尚便消失了。

目录页

首页

www.xiusha.com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