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页

■《俄罗斯文化1000年》■

上一页 下一页

2.扫盲的完成和教育迅速发展


  扫盲的完成:1920 年,苏联文盲仍占较大的比例。8 岁以上居民中文盲达5400万。每一千人中只有319人识字。

  国内战争和外国武装干涉结束后,苏维埃国家面临严重的财政经济和物质生活困难。教师有时不能按时领到工资甚至失业。学生没有课本、纸张、墨水和其他学习用品。扫盲工作也不能顺利进行。1921~1922年,在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的号召下,全国掀起了帮助学校、为学校集资的运动。随着经济状况逐渐好转,1923年初,列宁提出了加快扫盲和改善国民教育的重要措施,明确指出:首先应当压缩的,不是教育人民委员部的开支,而是其他部门的开支。同年秋天,成立了全俄志愿扫盲协会。全国各地都有它的基层组织。弗·伊·列宁和其他党和国家领导人米·伊·加里宁、娜·康·克鲁普斯卡娅、尼·伊·波德沃依斯基、阿·瓦·卢那察尔斯基、米·尼·波克罗夫斯基、安·谢·布勃诺夫为第一批会员。加里宁为志愿扫盲协会中央理事会主席。扫盲的进展在各地很不平衡。城市识字人数达76.3%。在乡村还有一半人口(54.8%)不识字。在少数民族地区。文盲仍占很大比例。1927 年,苏联识字的情况居欧洲第十九位。为加快扫盲,1929年5月17 日,联共(布)中央通过了“关于扫盲工作的决议”,要求在现有基础上“根本改变全部工作方式”。全国掀起了争取普遍识字、向文化进军的群众性运动。到1932 年,全国大多数居民已经识字。1936 年1月16日,联共(布)中央和人民委员会通过了“关于教育文盲和半文盲的决议”,要求教会所有50 岁以下的文盲识字。1939 年,在9—49 岁居民中,识字人数占89.1%。1920—1940年,苏联消灭文盲5000万。文盲基本上消灭了。职业技术教育:为有计划地培养各种初、中级的专业人才,1920年,在教育人民委员部内成立了职业教育的领导机构——职业教育管理总局。1920~1921年出现了培养熟练工人的工厂艺徒学校。这种学校吸收文化程度较低的青年入学,不但讲授专业课程,而且讲授普通文化课,学制3~4 年。1921 年,创建了第一批工厂技工学校。这类学校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同时,也建立了各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为各部门培养基层干部,有工业技术学校、师范学校、农业学校、医科学校、经济学校、美术学校等,学制3年。到1925~1926学年,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毕业生达27000人,其中不少当了生产组长、工长、班长。随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扩大了补充新工人的需求。1940 年,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发出了“关于苏联国家劳动后备军的命令”。在全国办起了广泛的技工学校和铁路技校网。到1940年11 月,这样的学校有15000所,学生60 多万。普遍义务教育:实行普遍义务教育是苏联教育发展的必然步骤,也是巩固扫盲成果、防止出现新文盲的切实保证。

  1925 年8 月25 日,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和俄罗斯联邦人民委员会通过了“关于在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实行普遍初等教育和学校网建设的法令”,规定在1933~1934 学年实现初等普遍义务教育。其他苏维埃共和国也有类似的法令。

  1927年,苏联已有小学108000所,学生1000万(超过沙皇俄国30%)。全国在小学上学的孩子约70%。实行普遍义务教育已具基本的条件。1927 年12月,联共(布)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在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提出了实行初等普遍义务教育的任务。1929年5 月,最高苏维埃第五次代表大会提出了立即实行初等普遍义务教育的任务。1930 年,联共(布)第十六次代表大会又强调指出,“实行初等普遍义务教育和扫除文盲应该是党在最近期间的战斗任务”。1930~1931年,在全国实行四年制初等义务教育,在城市、工厂区和工人聚居区实行七年制义务教育。教育经费明显增加。1929~1930 年,苏联教育经费总数跃居世界首位(按人口比例还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比1925—1926年约增加10 倍。到1932年底,在小学学习的孩子已占8~11 岁孩子的98%。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政府又大量增拨教育经费。1937~1938年,全国小学达176300 所,学生3000万。中学发展更快。1939~1940 年,苏联有中学(完全中学和不完全中学)5.5 万所,学生1150 万。到30 年代末,在校中学生达3500万,比十月革命前增加2倍多。在城市完成普遍的七年制义务教育,农村和民族地区的中等教育也有较大的发展。

  为实行普遍义务教育,共产党、苏联政府、共青团做了大量的组织工作。为培养师资,1930 年7 月,联共(布)中央通过了动员一千名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进入高等师范学校的决议。同年7 月30 日,共青团中央通过了“关于支援初等义务教育的决议”,并倡议为穷苦孩子上学建立基金,实行星期六义务劳动作为筹集经费的来源。同年12 月,苏联政府通过了“关于免费供应小学生早饭、衣服和鞋子的决议”。

  为适应普遍义务教育,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联共(布)中央通过了一系列关于教育工作的决议,如1932年“关于小学和中学教学大纲的决议”,1933年“关于小学和中学教科书的决议”,以及关于少先队组织、关于讲授历史与地理等决议,对提高教学水平起了一定的作用。然而在实行普遍义务教育过程中,由于忽视教育的规律,也发生了一些偏差,如打乱教学秩序,取消严格的教学大纲、课时,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等。经过党中央和教育部门采取一系列措施,教学工作中出现的偏差较快得到纠正。

  高等学校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20 年代初在高等学校附设工农速成中学仍然是向工农开门、扩大学生来源的有效措施。1925—1926年,工农速成中学在校生共5.7 万。工农大学生已经占大学生总数的一半以上。

  苏联高等学校的任务在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20 年代初,马克思主义思想尚未在高等学校占优势地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改革高等学校的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无产阶级觉悟,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保证。1921年3月,在列宁的倡议下,人民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在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所有高等学校讲授必修的公共科学基本知识的规定”、“关于俄国大学社会科学各系组织纲要的法令”。历史唯物主义、无产阶级革命史、苏维埃国家与法权史、无产阶级专政的经济政策,成为所有高等学校的必修课。

  为培养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教师,1921 年,根据列宁的倡议,在莫斯科成立了红色教授学院。20 年代红色教授学院的毕业生,许多成为著名的学者。历史学家安·米·潘克拉托娃、米·瓦·涅奇金娜、伊·伊·明茨、阿·拉·西多罗夫等都是在红色教授学院培养起来的。为宣传马克思主义,共产党员维·彼·沃尔金在莫斯科大学讲授社会主义史,老一辈革命家、国务活动家格·马·克尔日扎诺夫斯基、安·谢·布勃诺夫、阿·瓦·卢那察尔斯基、尼·瓦·克雷连柯、米·尼·波克罗夫斯基、尼·亚·谢马什柯、伊·伊·斯克沃尔佐夫一斯切潘诺夫等都直接到大学授课,为党史、哲学、政治经济学的教学打下基础。

  到1925年底,苏联的高等学校达145 所,学生16.7万。但是,高等学校培养专家的速度远不能适应经济、文化建设的需要。在技术岗位上没有受过专门训练的人还占相当大的比例。1928 年7 月,联共(布)中央全会发出了在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时大工业中工程技术人员增加一倍的指示。同年8 月,中央执行委员会和人民委员会命令在短期内培养出一批工程技术人员,并从狭隘的专业化转到广大的生产实践。

  为扩大对专业人才的培养,高等学校广泛办不脱产的函授大学和夜大学,在大企业里建立了高等技术学校和大学预备班。

  1928~1932年是苏联高等教育大发展的时期。1928—1929 年,苏联的高等学校共152所。1932—1933年,猛增到832所。1928—1932年,高等学校毕业生达9.8 万,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共31.9 万。1933 年,高等学校毕业的专家占专家总数的60%。1932年,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学生达150万,工人和农民的子女在大学生中占多数。这一时期,一批新的高等教育基地建立起来了。乌拉尔、西伯利亚、中亚细亚、南高加索的高等教育都有巨大的进展。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扩大了。分别形成了革命前所没有的铁路、交通、电气化、特种钢和优质金属生产、矿山机械化、合成氨、人造纤维、化学机械、汽车制造、飞机制造、拖拉机制造等几十种专业。

  由于高等学校发展速度过快、缩短学习期限、延长生产实习时间,教学质量一度下降。1932 年9 月,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通过了“关于高等学校和中等技术学校教学大纲和制度的决议”,提出了高等学校进一步改革的措施,对显然降低大学生主动性的工作队一实验室教授法进行了批判。同时恢复了高等学校入学考试制度,调整、取消了一些高等学校。

  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高等教育有了更大的发展。1937年,苏联有高等学校700 所,学生54.2 万。师范院校培养的中学教师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为3.46 万,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为8.42 万。这期间,高等学校毕业的医生、制药师、体育工作者从1.92 万增加到3.61 万。到卫国战争前夕,苏联的高等学校达817所,学生81.18 万。

  1938年8月29日,人民委员会通过了“关于高等函授教育的决议”。函授教育被正式纳入培养专门人才的轨道。

  为培养科学研究人员和高等学校的教师,从1925年起,在高等学校成立了研究生部,期限3 年。起初,研究生很多人没有毕业,没有答辩论文。以后,研究生制度逐渐步入正轨。为加快培养科学研究人员,在研究机关也招收研究生。1925~1939年,培养的研究生共15000人。1932~1934年,开始实行了副博士和博士的学位制度。在高等学校规定了助教、副教授和教授的学术称号。1937年3 月20 日,苏联政府做了“关于学位和学术称号的决定”,确定了学位为副博士、博士,学术称号为助教、副教授和教授,并对学位论文提出了具体的要求。1940 年,苏联有研究生13200 人。1939~1940 年,研究生取得博士学位的1500人,取得副博士学位的8000人。

  在发展高等教育同时,苏联政府大力扩大中等专业学校,为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培养大量中间环节的人才。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时,全国有中等专业学校1050所,学生20.6 万。1940~1941 年,中等专业学校增加到3773所,学生约97.5 万。中等专业学校为国家输送的专门人才,1928 年是2.86 万,1932年是10.77 万,1940年是23.68 万。

  群众教育: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重视群众教育,努力提高群众的政治思想水平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

  为了保证群众政治教育的系统性和连续性,20 年代,在城市中建立了政治学校、党校,在农村中开办了政治常识学校和短期学习班;1928 年,创办了统一的初级党校,制定了统一的教学大纲,并广泛吸收非党积极分子参加学习1935 年,联共(布)中央通过了关于宣传工作的决议,并成立了联共(布)中央直属的宣传员大学,在各地办了宣传员学校。

  报刊有了很大发展。全国性的报纸有《真理报》、《消息报》、《贫农报》。各地机关部门陆续出版了大量报纸。1928—1940 年,报纸从1179 种增加到8806种。1924年,创办了理论刊物《共产党人》(后称《布尔什维克》)。1925年,全国即有杂志1179 种。报刊进入干家万户,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在书籍出版方面,20 年代初,由于经济困难、纸张供应紧张,除了原有出版机构外,曾允许私人经营出版事业和私人卖书。随着经济情况的好转,创办了新的苏维埃出版机构。1922年创办的“红色处女地”出版社是全国最大的出版社,它出版了大量政治宣传读物和文艺书籍。少数民族的出版事业受到重视。1925 年,各种民族出版社达28 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出版在书籍出版中占首要地位。1918—1920年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著作约5~10 万册。1917~1923年,《共产党宣言》再版58 次。1925~1932年,完成了《列宁全集》第一、二、三版的出版。到1940年,出版的书籍达45830种。用各种民族语言出版的书籍增长更快。1913~1939 年,俄语的书籍增加6.7 倍,其他语言的书籍增加20 倍。

  俱乐部和农村阅览室把政治思想工作和人民的休息、娱乐结合起来,受到城乡群众的欢迎。到卫国战争前夕,苏联农村已经有俱乐部10.8万。随着群众文化需求的提高,城市中又出现了文化宫。十月革命十周年时,在列宁格勒修建了一批文化宫。随后,在其他城市和文化中心也修建了文化宫。1937年,列宁格勒增添了基洛夫文化宫。同年,莫斯科汽车制造厂工人文化宫落成,内有剧场、音乐厅、报告厅、画廊、图书馆、旅馆、儿童游乐场等。俱乐部和文化宫联系着许许多多业余剧团,文化生活特别活跃。许多少数民族,通过各种文化活动提高了自己的艺术水平。1939年,在全苏农业展览会上,不但俄罗斯歌舞团,而且乌兹别克集体农庄歌舞团、哈萨克斯坦合唱团、阿塞拜疆民间歌唱团和唢呐吹奏团等都表演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本地风情的精彩节目。随着工农业生产和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苏联的图书馆不论在规模上,还是在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上都有很大的变化。图书馆的数目由1913年的1300个增加到1928年的28900个,1937 年的70000个。藏书和杂志的数目由1913 年的940 万册增加到1928 年的7220 万册,1937 年的12660 万册。国立列宁图书馆是全国最大的图书馆。它的前身是鲁勉采夫博物馆,1921年改为国立鲁勉采夫图书馆,1924年改名为俄罗斯公共图书馆,1925年改名为苏联国立列宁图书馆。1939年开始扩建。1941年18 层大书库落成。

  十月革命前,俄国博物馆只有213 座,大多是艺术博物馆,分布在大城市。十月革命后,苏联政府很重视博物馆建设。1937年,国立博物馆达761座。除了列宁格勒的艾尔米达什、国立俄罗斯博物馆、特列基亚科夫画廊外,著名的博物馆还有莫斯科普希金造型艺术博物馆(建于1912年)、苏联革命博物馆(建于1924 年5 月)、中央列宁博物馆(建于1936 年)。苏联革命博物馆和列宁博物馆反映了19 世纪末直到十月革命胜利期间俄国人民的斗争历程,再现了列宁领导俄国革命和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思想和实践,受到广大观众的敬仰。

目录页

首页

www.xiusha.com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