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和平建设后,苏联文学服务的方向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文学创作的口号从“一切为了前线!”变为“一切为了国民经济!”革命斗争、保卫社会主义的胜利成果、工人和农民为建设新生活的忘我劳动成为文学创作的主题。在文学作品中出现了崭新的人物形象:工人、农民、红军战士、共产党人。20年代前半期苏联的文化运动,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十月革命在文化领域里的继续,是无产阶级文化对资产阶级文化的激烈斗争。在这期间,出现了许多文学团体。莫斯科就有30 多个文学团体和小组。他们当中有一些人打着“纯艺术”的旗号,企图摆脱党对文艺的领导,公然宣扬“不依附于政权”,拒绝同苏维埃政权合作。另一些人表示赞成革命,但没有完全脱离资产阶级的影响。还有一些无产阶级作家,对苏维埃文学的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表现出严重的宗派主义、命令主义等错误。
为了加强对文学事业的领导,联共(布)中央对文化领域中的错误思潮进行了清理。1925 年6 月18 日,通过了《关于党在文学方面的政策》的决议。这个决议肯定了新文学(首先是无产阶级和农民的文学)是苏联人民文化的一部分,确定了党对文学事业的领导,在党与作家之间以及作家与作家之间的关系、对旧文化遗产的态度、无产阶级文学的内容和形式等问题上进行了实事求是的分析。决议指出,无产阶级作家的领导权现在还没有,而党应当帮助这些作家取得这个历史权力;党应当周到地和细心地对待中间作家,使他们尽可能迅速地转到共产主义思想方面来;党对待无产阶级作家,一方面以一切方法帮助他们成长,另一方面以一切手段防止他们骄傲、摆共产党员的架子;对于轻视旧文化遗产、轻视文学专门家的错误态度必须进行坚决斗争;无产阶级文学应广泛把握极其复杂的现象,不关闭在一个工厂范围内,不要成为车间的文学,而要成为领导千百万农民前进的伟大的战斗阶级的文学;党不特别支持某一文学派别,而主张文学领域中各种集团和流派的自由竞赛;党积极地指导文学批评和创作活动,而避免在文学事业上采取行政命令的办法。这个决议纠正了当时在文学领域里存在的“左”的和右的错误观点,为苏联社会主义文学的健康发展指出了方向,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0年代,一批早就拥护革命并热烈欢迎苏维埃政权的作家把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内容和完美的艺术形式结合起来,为新的苏维埃文学树立了榜样。无产阶级作家高尔基是苏维埃文学的奠基人。他在这期间写了自传体三部曲最后一部《我的大学》(1923 年)和长篇小说《阿尔达莫诺夫家的事业))(1925 年)。《阿尔达莫诺夫家的事业》描写了1861年以后一个俄国商人家庭3 代人的生活,反映了资本主义的从发展到衰亡、工人阶级的觉醒和胜利的过程。他还写了许多短篇小说、特写、论文,开始构思、创作一部卷帙浩繁的小说《克里姆·萨姆斯基的一生》。绥拉菲摩维支在十月革命后写的剧本《玛丽扬娜》、特写《在取暖货车上》、《腐烂》和《又饿又冷的人们》等揭露了阶级敌人对新生的苏维埃政权的反扑,热情赞扬社会中不断涌现的新人、新事、新思想。1921~1923年绥拉菲摩维支写的长篇《铁流》是早期苏维埃文学的优秀作品之一。这部小说描写了国内战争期间一位雇农出身的群众领袖以对布尔什维克党的赤胆忠心和铁一般的意志率领一支群众队伍,突破敌人重围,跋山涉水,历尽艰辛,终于找到红军主力的故事,充分表现了人民坚强的战斗精神和强烈的正义感。德·安·富尔曼诺夫(1891 一1926 年)的长篇《恰巴耶夫》(《夏伯阳》)、《暴乱》,弗·谢·伊凡诺夫的《游击战纪事》、《装甲列车14—69》,也是以苏联人民反对外国武装干涉者和白匪的斗争为题材的。《恰巴耶夫》描写一个从自发的反抗,经过革命斗争的锻炼和布尔什维克的教育,成长为具有高度政治觉悟的杰出的军事指挥员的英雄人物。作者深刻地剖析了人物的心理特点,把冷静的客观叙述和富有诗意的描写融为一体,使读者仿佛置身于紧张炽烈的阶级斗争环境。费·瓦·革拉特珂夫(1883~1958 年)的长篇《水泥》(《士敏土》)第一次成功地反映了苏联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情景,再现了苏联人民对克服3 年国内战争带来的困难的坚强意志和社会主义积极性。高尔基称赞说:“从革命以来,它头一次紧紧地抓住了并辉煌地说明了现代生活中最有意义的主题——劳动。”弗·弗·马雅科夫斯基把自己的创作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他的诗的声音伴随着革命和建设的步伐而响亮起来,他亲切地称十月革命为“我的革命”。他写的《我们的进行曲》、《革命颂》、《给艺术大军的命令》等诗篇歌颂了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并号召艺术家们创造出新的艺术,“使共和国从污泥里爬出来”。在和平建设的条件下,马雅科夫斯基的创作更加丰富多彩。他讽刺官僚主义的诗歌《败类》、《伪君子》、《开会迷》和剧本《澡堂》等直接配合了改革国家机关工作的任务。1922 年3月6日,列宁从报上偶然看了马雅科夫斯基的《开会迷》后,给以很高的评价,指出;这首诗尖刻地嘲笑了会议,讽刺了老是开会和不断开会的共产党员,在政治方面是完全正确的。1924年列宁逝世后,马雅科夫斯基以无限沉痛的心情写了长诗《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以精练优美的语言,塑造出既是领袖又是普通群众、既伟大又平易近人、真实感人的列宁的形象。这首长诗以革命史为主题,把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的发展融为一体,既是雄壮的史诗又是革命的抒情诗,为无产阶级革命诗歌的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1927年十月革命十周年时,他写了长诗《好!》,赞美革命,赞美祖国的现在,更以3 倍的激情赞美祖国的未来。《好!》以极大的表现力受到广大读者热烈欢迎。卢那察尔斯基称它是“青铜铸成的十月革命”,是苏联文学最重要的成就之一。
杰·别德内依在十月革命以后用自己的诗来保卫苏维埃政权,打击国内外阶级敌人。他为十月革命五周年写的《大街》是他的代表作。他在诗中以洋溢的激情,铿锵有力的气势,再现了伟大十月革命的场面,颂扬了工人夺取政权的英勇斗争。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走上文坛的新一代作家已经开始表现其出色的才华。亚·亚·法捷耶夫(1901~1956 年)发表了长篇小说《毁灭》(1927 年)。这部作品描绘了1919 年在远东南乌苏里边区一支游击队同日本干涉军和白匪浴血奋战的壮丽图景。这支游击队只有150 人,因寡不敌众,幸存的只有19 人。然而他们临危不惧,坚持战斗,终于杀出重围。作者成功地塑造了各种人物形象。他们有教师、矿工、农民、市民,都带来了革命前的旧习气,但在革命队伍中得到锻炼,提高了思想觉悟,显露出新时代人物的特征。
米·亚·肖洛霍夫(1905~1984 年)从1923 年开始文学创作。1926 年,出版了两部短篇小说集:《顿河故事》和《浅蓝的原野》。他在这些作品中描写了国内战争期间顿河哥萨克内部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1928~1929 年,出版了他的《静静的顿河》第一、二卷,至1940年,全书出版完毕。这部作品描写了十月革命前后(1914~1922 年)顿河哥萨克社会的变化,反映了地主资产阶级的失败和布尔什维克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的过程。小说画面广阔,情节分明、真实,语言生动,受到绥拉菲摩维支、高尔基等的称道。有的评论家把它和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相比拟。
30年代初,文学领域的争论和斗争仍没有停止。当时社会上各种在口头上宣称忠于无产阶级事业、但在实际上往往赞成资产阶级观点的作家团体依然存在。1925 年成立的俄罗斯无产阶级作家协会(简称“拉普”)曾在批判资产阶级文艺思想方面,在文学理论和创作探索方面(尤其研究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强调文艺的党性原则,主张文艺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拉普”的领导人逐渐离开正确的路线,滋长了相当严重的宗派主义错误,如提出“不是同盟者就是敌人”的口号,把党关于培养工人作家的思想曲解为“号召生产突击手投入文学”等。结果,作家之间的团结,特别是新老作家之间的团结,受到严重破坏,派别林立。
针对这种情况,联共(布)中央于1932 年4 月23 日通过了“关于改组文学艺术团体的决议”。无产阶级作家团体解散了,代之而起的,是有共产党党团在内的单一的苏联作家协会。
1934 年8 月17 日至9 月1 日,第一次苏联作家代表大会召开。出席大会的代表597名,代表着52 个民族。另外,来自13 个国家的40 多名著名作家应邀列席大会。日丹诺夫代表联共(布)中央向大会致祝词。高尔基做了关于苏联文学的报告,阐明了苏维埃新文学的基本特征,并给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提出一系列新的原则。代表大会通过了《苏联作家协会章程》。《章程》规定,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为苏联文学和苏联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要求艺术家从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历史具体地描写现实。这为苏联文学的发展确定了基本的指导思想。第一次苏联作家代表大会宣告了苏联作家协会正式成立。
1934年9月2 日,在苏联作家协会理事会全体会议上,高尔基当选为理事会主席。1936年高尔基逝世后,苏联作家协会由法捷耶夫领导。
30年代,苏联不少作家创作了描写现实生活、歌顷劳动群众和祖国光荣历史的杰出新篇章。
高尔基完成了长篇小说《克里姆·萨姆金一生》的写作。这部作品共4卷,反映了19世纪60 年代至20 世纪初俄国的社会生活,揭露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灵魂的丑恶。克里姆·萨姆金是个极端个人主义者。他冷酷无情、狂妄自大、精神贫乏、两面三刀,仇恨革命,害怕人民。在他眼中,祖国的命运,根本没有关心的必要,甚至随时准备叛变。1905 年沙皇军队镇压起义工人时,他麻木不仁,还觉得沙皇军队的炮声才是一种安慰的音乐。和克里姆·萨姆金相对照,高尔基在这部小说中描写了一大群革命的知识分子。其中共产党员斯杰潘·库图佐夫是他们的思想领袖。他有社会主义理想,热爱人民,为了崇高的理想而牺牲个人的一切。这正是萨姆金最不理解和最害怕的。高尔基除了从事文学创作外,还参加了大量的社会活动,主编了《我们的成就》、《苏联建设》、《文学学习》、《在国外》等杂志和《苏联国内战争史》,组织出版了《工厂史》,培养了大批青年作家和工农通讯员,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献出全部的精力。1932年,肖洛霍夫完成了长篇小说《被开垦的处女地》第一部。这部小说真实地反映了农民从个体经济向集体经济转变的历程。1930 年,下放工人、共产党员达维多夫受党的派遣,到哥萨克地区格列米雅其村领导集体化运动。这个历史故事成为小说的基本内容。作者通过激烈复杂的阶级斗争、紧张的劳动以及家庭生活等的描写,塑造出一个个形态、性格、动作、姿态各异的人物形象。小说的语言鲜明、丰富,更具草原民间口语的生动特色。
1934年,尼·阿·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午)出版了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写了十月革命后苏联青年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巩固苏维埃政权、恢复国民经济,同国内外敌人及种种困难进行英勇顽强的斗争。小说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出生于革命前,从小知道什么叫做资本主义压迫,加上党的教育和革命斗争的锻炼,逐渐成长为坚定的无产阶级战士、优秀的共青团员和共产党员。作者是在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困在床上的情况下,为对社会做出贡献,以无比的毅力写出这部小说的。他从自己的痛苦经历出发,对保尔成长的道路,对无产阶级英雄人物的内心世界、思想感情有深切的了解。但他塑造的英雄形象并不停留在个人的遭遇上,而具有崇高的理想,正如保尔·柯察金所说的:“生命属于人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来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他不致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已把自己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全人类的解放而斗争。”很多青年,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得到了为共产主义事业献身的启示和力量。
20到30年代的著名作品,还有阿·马卡连柯的《教育诗》,阿·托尔斯泰的《彼得大帝》、《苦难的历程》、《粮食》,列·马·列昂诺夫的《斯库塔列夫斯基》、《索溪》,费·潘菲罗夫的《磨刀石农庄》,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第三、四卷,法捷耶夫的《最后一个乌兑格人》。这些,标志着苏联文学的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