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页

■《俄罗斯文化1000年》■

上一页 下一页

6.新的生活和新的风尚


  苏维埃政权建立后,随着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的消灭,人民的生活在各方面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许多旧的生活方式逐渐消失,形成新的生活方式。

  居住:革命后,城市废除了房地产私有制。工人们纷纷从集体宿舍、地下室和其他设备简陋的住宅迁到从前贵族、资本家、官吏所占有的房屋居住。国内战争期间,只在莫斯科就有工人和他们的家属10 万人从阴暗、潮湿的地下室迂到暖和、明亮的房屋。贵族式的居住区不见了。旧社会遗留下来的贫民窟逐渐消失了。

  1924年以前,住宅建筑主要由私人进行。1924—1925 年,国家和住宅建筑合作社开始建设有数十幢楼房的工人住宅区。但是,由于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城市人口增长超过住宅建设的速度,如,莫斯科的人口,1914 年只有200万,革命后骤然增至300 多万。住宅问题不但未缓解,而且更加尖锐。所以,仍有一室住两代人或两、三家的,也有已离异而同住或无住处而勉强结婚的。还有不少工人只能住在狭小的屋内,甚至地下室。公用事业的建没,如电车路网、自来水、下水道、照明等,也落后于城市的发展。

  1931 年6 月,联共(布)中央全会通过了“关于莫斯科市政建设和苏联市政建设的发展的决议”,提出了城市建设中一些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要求迅速消除市政建设的落后状况,大大加快市政建设的速度。从此,新的住宅、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工厂厨房、食堂、剧院、工人俱乐部等一座座建设起来。同时,城市中的有价值的旧建筑物、旧的优秀建筑格局仍保留下来,历史与发展融为一体。

  随着住宅建设的顺利发展,工人们陆续搬进新居。通常:三、四层的大楼可容纳20—40 个家庭,七、八层的大楼可容纳400—500 户人家。新的工人住宅,外表完全一致,内部陈设布置也很优雅。电灯、自来水、煤气、暖气管、浴室、厕所等设备配套齐全。住宅大小视家庭人口多少而定。一般—个4 口之家住二居室(一间为卧室,一间为餐室和休息的地方);入门内有半间穿堂,供悬挂衣帽及放置外出用品,还有一间厨房,一间浴室兼厕所。家庭人口较少的住一套一居室的住宅,既是卧室又是餐室和休息室,还有一间厨房,一间浴室兼厕所。此外,每家有1 部无线电收音机。若干户有1 部公用电话。住房的布置,依家庭收入、职业、爱好而异。比较讲究的有铜床、衣镜、地毯、油画、钢琴、留声机;被褥、台布、窗帘绣着各种花草;各种器物的式样、颜色、摆放均有艺术味。家境较差的,住宅陈设简朴,但拾掇得整整齐齐,床铺、桌椅均极干净。

  工人除了在家里睡觉外,白天几乎都在工厂里度过。除了工作以外,在厂内食堂吃饭、在厂内俱乐部消遣,在厂内补习学校、图书馆学习,洗衣、游泳、读报、治病、交际、体育活动以及带孩子都在厂内。他们每天清晨把孩子带到工厂托儿所,晚上再带回家睡觉。

  革命后,农村最大的变化是出现了一批新的经济、文化机构:村苏维埃、阅览室、俱乐部、人民之家、合作社等。这些机构大多设在从前的乡村政权所在地和地主、富农的住宅内。新的校舍、医院开始兴建,并逐步扩大。由于信教的人已经很少,有些农村教堂,已由当地人民自动关闭,改设俱乐部或学校。农村首次有了“伊里奇灯”。因为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权,使农村有了电灯,人民为纪念列宁就把电灯叫做“伊里奇灯”。

  20年代后期,农村开始出现机器拖拉机站以及附属的修理厂、事务所、住房。机器拖拉机站大多设在从前地主庄园和修道院内。农业集体化后,在被征用的富农房子内建立了集体农庄管理委员会、村苏维埃、俱乐部、阅览室。随后,建立了畜牧场、马厩、贮藏室、粮仓、青贮塔、发电站、学校、医院、合作社、食堂、托儿所、无线电播音等生产和生活设施。

  集体农庄庄员和国营农场工人的住宅已经不同于过去的农户。土地、牲畜、农具都成为公有,打谷也集中在一个地方进行,原来一家一户的马厩、禾捆干燥棚、谷物干燥室、粮库和其他棚子之类,已经不需要。

  国营农场的房屋由国营农场自筹资金和政府贷款建设。国营农场工人的住宅是公寓式的。房间按家庭人口分配。家具、电灯、电话、自来水配套齐全。被褥、桌布、窗帘自备。有的地方,还建设了只供一、两家住的小洋房,归工程师、教师、高级职员居住。每家还可以根据需要领1 块自留地,自己种菜、栽花、饲养鸡鸭。

  集体农庄在适当的地方有一所公共的房屋。这是集体活动的中心。在此开会,举行文娱活动。还设有公共食堂和幼儿园。集体农庄庄员大多住传统的木房。每座木房周围有树,还有一块菜园。内部有客厅1 间,卧室一、二间,厨房1 间,仓库1 间。都有地板。有的客厅一隅还供着许多神像和点一盏神灯。墙壁上挂着家人和亲友的照片。衣柜上陈列着小纪念品。

  服饰:苏联人的衣着在革命后很长一段时期内都很朴素。战时共产主义时期,无论男女都穿军大衣、棉袄、军便服。皮夹克也很普及,被视为共产党人的制服。国内战争结束后,城市的服装开始起了变化,但战争年代服装的款式仍有很大的影响。穿窄而短的裤子、宽松又结布腰带的短衣的人多了起来。皮夹克、军式上衣(如中山服)、马裤、水兵衬衣、肥裤脚裤风靡全国。女子上衣穿短外衣、薄纱短衫,下着裙,包红头巾(两端往后扎)。男女都喜欢穿皮夹克、戴鸭舌帽。

  20 年代末~30 年代初,出现了新的服饰特点。少先队员穿统一的队服,上穿白衬衣,结红领巾,下穿短裤(男)或蓝色裙(女)。男女青年均穿茶黄色军便服,称共青团装。上身与红军夏季所穿的军装相似,但领子与西装一样。男的下身穿长裤,裤管套入靴筒内。女的穿裙。腰间束一条从左肩下来的类似武装带的宽皮带。男女青年都戴制帽(有宽边和前遮檐)。姑娘也包红头巾。成年男子常着半军式服装——军式上衣、马裤、皮靴,戴制帽。同时,穿男式西服2 件套装(上衣和裤)或3 件套装(上衣、裤和坎肩)渐渐习以为常。夏天,男子喜欢穿乌克兰或高加索有花边的上衣。

  由于轻工业不够发达,衣服供应常常不足。裙子是新的,上衣却是旧的,衣服不配套,颜色不调和,式样不入时都是常事。但大家都这样,就不以为奇了。至于妇女用胭脂、香水之类就更少了。只有演员或外国使馆官员的夫人、职员才用化妆品。有的妇女只包一块红头巾,项际挂一串又白又亮的人造珍珠来增加美观。如果有人穿着太华丽,必定会引人惊异,说不定会被称为“资产阶级”呢!苏联领导干部和他们的妻子、女儿也没有打扮。这是因为领导干部的薪水较低,还不及工程师;社会监督很严,如果打扮起来,一定会遭到唾骂,被认为离开了共产主义立场,但是,在晚间去看戏或到交际场所,人们都穿得格外整齐。工程师、教授等收入高的人,衣服华丽不亚于西欧。演员登台表演的时候也穿很讲究的服装。

  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人们对衣着渐渐不满足于防寒,而注意样式和个人爱好。1923年,报刊已开始发表服装样式,介绍怎样自己缝制衣服。30 年代,苏联曾举行几次服装展览,企图推出新式的服装。

  农村的穿着逐步和城市接近。机织布渐渐代替家庭手工业织的粗布。城市服装样式也在农村广泛流行起来。

  饮食:苏维埃政权建立后在好几年中,由于长期战争所造成的困难,在居民中实行口粮定量配给制。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口粮定量配给制就消失了。消费合作社成为人们取得食品的主要渠道。在“公共饮食公司”、“面包及其他农产品贸易公司”、“肉品公司”的商店和售货亭里可以买到比私人便宜的东西。20年代末~30 年代初,由于集体化的偏差、农民负担过重引起的破坏性后果,加上城市、工矿人口的增加,又出现粮食、副食品供应紧张的局势。为保证工人和城市居民的供给以及军粮的储备,苏联政府又不得不对农产品的消费加以控制,并仿照过去口粮定量配给的办法,发给购物证。这种购物证大体有3 类。

  第一、工人、工程师、技师、科学家和作家每日可买白面包400 克。黑面包400克,每月可买面粉或其他粮食1 公斤,糖1公斤,茶叶25克,蔬菜若干公斤。有重要职务的人还可买肉、鱼、黄油和糖若干公斤。重工业工人也可买牛羊肉2 公斤,黄油、果酱各1 公斤半。

  第二、秘书、会计、店员和轻体力劳动者每日可买白面包200 克,黑面包200克,蔬菜若干公斤,每两个月可买茶叶25 克。

  第三、儿童所购数量和第二类差不多,但可加买牛羊肉、黄油若干公斤。以上3 类人,领到购物证后,须先持证至附近的内部商店盖印,固定在该店购买,不得移动。

  接着,又实行了扩大对工人的食品供应和增加公共饮食网点的措施。1931年,成立了工人内部合作社。1932年,国营农场和副食品生产附属于工人内部合作社。这样,工人可以得到许多超过配给的食品。在大企业中都办了食堂,给工人用餐以优惠。据统计,1928~1940 年,全国公共饮食企业从1.46 万处增加到8.76 万处。1928年,莫斯科的食堂只有167处,就餐人数18 万。1932年,莫斯科的食堂已增加到1000处,就餐人数160万,相当于居民总数的1/3。到公共食堂吃饭成为普遍的习惯。

  苏联人的饮食,早饭都比较简单。以职员为例,起床后,在家里或在街上喝一杯茶,吃几片面包就行。中午,有的到机关小卖部买块面包夹香肠或奶酪、黄油,喝杯红茶就打发一顿。有的持机关发的饭票到机关食堂好好地吃一顿午饭。午饭通常是一盆汤,一盘肉或鱼和一杯饮料。汤、肉、鱼、饮料都有几种,任人选择。面包有白面包和黑面包,在任何餐桌上都是黑白参半,任人选择。此外,食堂有时也供应烤羊肉串、油炒米饭加上洋葱、羊肉、鸡蛋等(如手抓饭)的著名食品。最为名贵的是鲟鱼子。晚饭也比较简单,少去一道汤,大多只吃一道肉菜或鱼。

  传统的伏特加酒仍受人喜爱。喜庆、待客时,都以饮酒为乐。但酗酒受到普遍的谴责。在工厂、娱乐场所、广告栏里,可以看到对酗酒的讽刺漫画和反对酗酒的标语。克瓦斯、果子羹是常见的饮料。茶叶为居家必备,大多从中国、印度、日本进口。19 世纪从中国引种的格鲁吉亚茶亦时有出售。咖啡已进入普通居民家庭。街上有咖啡馆。但人们进咖啡馆只是饮一杯咖啡或红茶,吃几块点心饼干充饥解渴,不是去交际。

  农业集体化完成后,苏联食品供应紧张状况已经缓解。1935年1月1日,正式取消了面包、面粉配给制。到苏联卫国战争前夕,各种食品配给通通取消。鱼肉、香肠、食糖、酒、水果等都很丰盛。苏联人民自革命以来第一次享受到富裕的生活。

  交通:20 到30 年代,苏联的道路绝大部分还是简陋的村道,尘土飞扬。城市里有路面窄的石子路,柏油路很少。

  马车是传统的交通工具,尚有一定的用途。马车属私人经营,因征税太重,逐渐减少。莫斯科的马车最多时达18000 辆,1935年不足300 辆。租用马车须临时论价,只有不得已才有人去乘坐。

  革命前,俄国的汽车还很稀罕,而且都是从外国进口的。1924 年,苏联有了自制的第一辆汽车。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年产汽车20 多万辆,出租汽车开始代替马车,按计算器收费,受到一般人的欢迎。但是车辆还少,仅旅行社有出租汽车,租价也贵。人们出门主要乘电车和公共汽车。电车也不足,加上调度不良,上下班的时候,往往挤得水泄不通,有时连车门外的踏板上都站了人。电车的票价最便宜,不论远近只交10 一20 戈比。公共汽车限人数,秩序较好;票价按远近计算,起码20 戈比。莫斯科已增开无轨电车,然而线路少而短,票价也是起码20戈比。莫斯科有一个宏伟的修建地铁蓝图。除东西南北主干线贯通外,另有环城线路的巨大工程。地铁将与各火车站接通。随着新工业区、新住宅区的不断建成,还要增辟新的线路。1935年,部分地铁干线已经通车,不过票价较贵,不论远近,一次交50 戈比。

  苏联的铁路建设,在第一、二个“五年计划”期间,主要集中于:(1)各干线添建双轨,(2)添建支线。1931年,土尔克斯坦——西伯利亚铁路建成,把西伯利亚和中亚细亚连接起来,是这一时期苏联铁路建设上的重大成就。1938年,苏联铁路长度比1913 年增加1 倍多,载重量增加3倍。但是,铁路建设仍不能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有时候,火车多集中于运原料,或用于军事,连餐车都取消。乘客购火车票必须持机关介绍信。开车时间不准确。在车站等候很久的情况司空见惯。

  借水行舟也是苏联重要的运输方式。苏联水路交通规模广阔,河流居世界第一位。但是,苏联河流冰冻期较长,河面冰封时所有水路运输都要停下来。水路交通发展缓慢。客轮有统舱和房舱的区别,设备较简陋。

  苏联航空事业已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38年,苏联航空网已居世界第一位。飞机直通莫斯科和各加盟共和国首府以及其他大城市。但由于受气候的影响,飞机还只能在夏季运行,主要运送邮件。客运收费贵,乘客少。休息与娱乐: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群众文化水平的提高和公共文化设施的发展,苏联人民的休息与娱乐更加丰富多彩。在闲暇时间,城市居民不是去俱乐部就是去公园。1930 年,全国有大的俱乐部4000 余所,不包括工厂、农村的俱乐部。在俱乐部里,常召开表彰先进生产工作者的大会,举行戏剧节目表演、音乐会、舞会。俱乐部还辟有棋室、游艺室、画室、技术室、体育场等,供人们自由活动。在居民区附近都有公园。公园也有和俱乐部相似的设施。如莫斯科文化公园有剧院、马戏场、电影院、报告厅、图书室、农业博物馆、餐厅、读书室、阅览室、棋室、浴室、运动场、托儿所、幼儿园、夏季小学等,能满足广大游客的不同爱好和需要。每当夏季天气晴朗的时候,每日在文化公园内游玩、读书的在20万人以上。夏季小学为外出休养、旅行的家长提供方便,孩子可以在此读书、游玩,均有人看护。托儿所专为进园的人设立,代为照料孩子,家长则去读书、游玩。

  星期日或其他假日,人们还常常去参观博物馆、画廊、展览馆。在这里,有人专门指导、讲解。苏联职工每年有半个月至1 个月的休假,工资照发。有的到乡村度假。有的到风景名胜地方游玩,有的到疗养所疗养。疗养所大多设在过去宫苑禁地或贵族、富商的别墅里,周围有山坡、流水、苍翠的森林,极富自然野趣。室内有卧室、餐厅、俱乐部、阅览室、医院、澡堂。疗养者还可到附近的乡村、森林散步。夏天雨后到森林中采蘑菇,并将其晒干带回,也是一件乐事。此外,工会还组织集体旅游、登山、游泳等活动。

  体育运动也是一种业余休息的形式,种类很多,包括球类、射击、跳伞、赛艇、游泳、赛马等。冬天,滑冰、滑雪很普遍,都是自幼就学会的。苏联的舞厅还很少。许多城市完全没有舞厅。莫斯科大旅馆有舞厅,专为外籍客人,如外国工程师和少数外交官,提供服务。苏联人去跳舞的很少。民间歌舞伴随着人民的生活而流传发展下来。在公园里,常可以看到一群人,在手风琴伴奏下翩翩起舞。有一种舞,是把在场的人分成男女两列,先由女的绕成一大圈,手拉着手,按音乐节奏左右行走。男的在圈外站着。当音乐一停止,女的一起向外捕捉附近的男子,男的如逃避不及而被捉住,便被送到圈子中心,席地而坐,算是女子的俘虏。随后,按此方式由男子捉女子。凡此种种都反映了人民生活的愉快。

  许多专业的和业余的歌舞团为苏联民间歌舞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在俱乐部的舞台上,不但可以看到俄罗斯舞蹈,而且可以看到乌克兰粗犷活泼的戈帕克舞、白俄罗斯活泼愉快的利亚沃尼哈舞、高加索快速豪放的列兹金卡舞,听到苏联各民族的歌曲。

  苏联每年11 月7 日——十月革命节,5 月1日——国际劳动节,是全国最大的节日,都放假两天,在节日期间,除了交通和一部分公共事业机关照常工作外,其他机关、工厂一律放假,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全国各地,工厂、商店、机关、学校、街道装饰一新,五彩缤纷,写着各种标语的红旗迎风招展。人们盛装打扮,格外高兴。共产党和国家领导人斯大林、加里宁等在莫斯科红场检阅军队和群众游行队伍。参加检阅的还有2000余名外国贵宾和使馆官员。各地区、机关、团体、工厂等都有庆祝会,演出文艺节目,放映电影,举办大型的游园、联欢晚会等。欢庆节日往往与家庭、朋友聚会相结合,互相祝贺。此外,国家规定通行的节日还有1 月21 日列宁逝世纪念日,全国放假一天。1 月22日——1905 年革命纪念日,2 月25 日——红军成立纪念日,3月8日——国际妇女节,3 月12日——推翻沙皇制度纪念日,3月18 日——巴黎公社纪念日等,也是大纪念日,但不完全放假。在纪念日里,各机关、工厂举行晚会,组织群众观看文艺表演、电影、幻灯,参观博物馆等,给人以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

  农村中保留着传统的节日。2 月底3月初是春耕节。农民去春耕的第一天,要穿干净的衣服,带着面包、鸡蛋和盐下地。当耕牛犁出3 道垄沟时,主人便取出面包和盐,自己吃一部分,其余的喂牛,然后将鸡蛋埋入土中,祭祀大地母亲,祈求她保佑作物生长茂盛,保证丰收。这种古老的仪式一直沿袭下来。农业集体化后,有些地方的春耕节仪式改变了。集体农庄庄员们打着红旗下地,负责人致简短的祝词,尔后开始耕种。10 月份的第二个星期日是欢庆丰收的佳节。村里要开庆功大会,向劳动英雄颁发奖金和奖状,同时欢迎参加农业生产的农技校毕业生,举行群众游艺活动。

  宗教节日已废除。新年也失去圣诞节的色彩。传说中身穿镶着白皮袖边的红袍、乘坐着满载礼物的鹿拉雪橇的圣诞老人被改称为“严冬老人”,是慈祥和慷慨的化身。他的伙伴——头戴银冠、身穿白色绣花裙袄的雪姑娘,是青春与欢乐的代表。这两个人物通常由演员扮演。他们向孩子们祝贺新年、赠送礼物,增添了节日的气氛,给孩子们带来无限的乐趣。

目录页

首页

www.xiusha.com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