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后汉书志第二十九 舆服上 玉辂乘舆金根安车立车耕车戎车猎车軿车青盖车


绿车
  皁盖车夫人安车大驾法驾小驾轻车大使车小使车载车导从车车马饰书曰:“明试以功,[一]车服以庸。”[二]言昔者圣人兴天下之大利,除天下之大害,躬亲其事,身履其勤,忧之劳之,不避寒暑,使天下之民物,各得安其性命,无夭□暴陵之灾。是以天下之民,敬而爱之,若亲父母;则而养之,若仰日月。夫爱之者欲其长久,不惮力役,相与起作宫室,上栋下宇,以雍覆之,欲其长久也;敬之者欲其尊严,不惮劳烦,相与起作舆轮旌旗章表,以尊严之。
  斯爱之至,敬之极也。苟心爱敬,虽报之至,情由未尽。或杀身以为之,尽其情也;弈世以祀之,明其功也。是以流光与天地比长。后世圣人,知恤民之忧思深大者,必飨其乐;勤仁毓物使不夭折者,必受其福。故为之制礼以节之,使夫上仁继天统物,不伐其功,民物安逸,若道自然,莫知所谢。老子曰:“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此之谓也。

  注[一]孔安国曰:“效试其居国为政,以差其功。”
  注[二]孔安国曰:“赐以车服,以旌其德,用所任也。”又一通:“诸侯四朝,各使陈进治化之言,明试其言,以要其功。功成则锡车服,以表显其能用。”
  夫礼服之兴也,所以报功章德,尊仁尚贤。故礼尊*[尊]*贵贵,不得相踰,所以为礼也。非其人不得服其服,所以顺礼也。顺则上下有序,德薄者退,德盛者缛。故圣人处乎天子之位,服玉藻邃延,日月升龙,山车金根饰,黄屋左纛,所以副其德,章其功也。贤仁佐圣,封国*(爱)**[受]*民,黼黻文绣,降龙路车,所以显其仁,光其能也。及其季末,圣人不得其位,贤者隐伏,是以天子微弱,诸侯胁矣。于此相贵以等,相讟以货,相赂以利,天下之礼乱矣。至周夷王下堂而迎诸侯,此天子失礼,微弱之始也。自是诸侯宫县乐食,祭以白牡,击玉剑,朱干设钖,冕而樭大武。[一]大夫台门旅树反坫,绣黼丹朱中衣,镂簋朱纮,此大夫之僭诸侯礼也。[二]诗刺“彼己之子,不称其服”,伤其败化。
  易讥“负且乘,致寇至”,言小人乘君子器,盗思夺之矣。自是礼制大乱,兵革并作;上下无法,诸侯陪臣,山楶藻梲。降及战国,奢僭益炽,削灭礼籍,盖恶有害己之语。竞修奇丽之服,饰以舆马,文罽玉缨,象镳金赜,以相夸上。争锥刀之利,杀人若刈草然,其宗祀亦旋夷灭。荣利在己,虽死不悔。及秦并天下,揽其舆服,上选以供御,其次以锡百官。汉兴,文学既缺,时亦草创,承秦之制,后稍改定,参稽六经,近于雅正。孔子曰:“其或继周者,行夏之正,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故撰舆服着之于篇,以观古今损益之义云。

  注[一]郑玄注礼记曰:“此皆天子之礼也。宫县,四面县也。干,盾也。钖,傅其背如龟也。武,万舞也。白牡,大路,殷天子之礼也。白牡,殷牲。”
  注[二]郑玄曰:“此皆诸侯之礼也。旅,道也。屏谓之树,树所以蔽行道。管氏树塞门,塞犹蔽也。礼,天子外屏,诸侯内屏,大夫以帘,士以帷。反坫,反爵之坫也,盖在樽南。两君相见,主君既献,于[此]反爵焉。绣黼丹朱以为中衣领缘也。绣读为绡。绡,缯名也。诗云:‘素衣朱绡。’又曰:‘素衣朱襮。’襮,黼领也。镂簋谓刻而饰之也。大夫刻之为龟耳,诸侯饰以象,天子饰以玉。
  朱纮,天子冕之纮也。诸侯青组,大夫士当缁组,纮纁边。”
  上古圣人,见转蓬始知为轮。轮行可载,因物知生,复为之舆。舆轮相乘,流运罔极,任重致远,天下获其利。后世圣人观于天,视斗周旋,魁方杓曲,[一]
  以携龙、角为帝车,于是乃曲其辀,乘牛驾马,登险赴难,周览八极。故易震乘干,谓之大壮,言器莫能有上之者也。[二]自是以来,世加其饰。至奚仲为夏车正,建其斿旐,尊卑上下,各有等级。[三]周室大备,官有六职,百工与居一焉。[四]一器而髃工致巧者,车最多,是故具物以时,六材皆良。[五]舆方法地,盖圆象天;三十辐以象日月;[六]盖弓二十八以象列星;龙旗九斿,七仞齐轸,[七]以象大火;[八]鸟旟七斿,五仞齐较,[九]以象鹑火;[一0]熊旗六斿,五仞齐肩,以象参、伐;[一一]龟旐四斿,四仞齐首,以象营室;[一二]弧旌枉矢,以象弧也:[一三]此诸侯以下之所建者也。[一四]

  注[一]春秋纬曰:“瑶光第一至第四为魁,第五至第七为杓,合为斗。”
  注[二]孝经援神契曰:“斗曲杓桡,象成车。房为龙马,华盖覆钩。天理入魁,神不独居,故骖驾陪乘,以道踟朩。”宋均注曰:“房星既体苍龙,又象驾驷马,故兼言之也。覆钩,既覆且钩曲似盖也。天理入魁,又似御陪乘。”
  注[三]世本云:“奚仲始作车。”古史考曰:“黄帝作车,引重致远,其后少昊时驾牛,禹时奚仲驾马。”臣昭案:服牛乘马,以利天下,其所起远矣,岂奚仲为始?世本之误,史考所说是也。
  注[四]周礼曰:“审曲面势,以饬五材,以辨民器,谓之百工。”
  注[五]郑玄曰:“取干以冬,取角以秋,丝漆以夏,筋胶未闻。”自此至弧旌枉矢,皆出周礼,“郑玄曰”即是周礼注。
  注[六]郑玄曰:“轮象日月者,以其运行也。日月三十日而合宿。”
  注[七]郑玄曰:“轸谓车后横木。”
  注[八]郑玄曰:“交龙为旗,诸侯之所建也。大火,苍龙宿之心,其属有尾,尾九星。”
  注[九]郑玄曰:“较者,车高槛木也。”
  注[一0]郑玄曰:“鸟隼为旟,州里之所建。鹑火,朱鸟宿之柳,其属有七星。”
  注[一一]郑玄曰:“熊虎为旗,师都之所建。伐属白虎宿,与参连体而六星。”
  注[一二]郑玄曰:“龟蛇为旐,县鄙之所建。营室,玄武宿,与东壁连体而四星。”
  注[一三]郑玄曰:“觐礼曰‘侯氏载龙旗弧韣’,则旌旗之属皆有弧也。弧以张縿之幅,有衣谓之韣,又为设矢,象弧星有矢也。妖星有枉矢者,蛇行有尾,因此云枉矢,盖画之。”玄注礼含文嘉曰:“盖旗有九名:日月为常,交龙为旗,通帛为旃,杂帛为物,熊虎为旗,鸟隼为旟,龟蛇为旐,*(奎)**[全]*羽为旞,析羽为旌”卢植注礼记曰:“有铃曰旗。”干宝注周礼曰:“枉矢象妖星,非其义也。枉盖应为枉直,谓枉矢于弧。”
  注[一四]白虎通曰:“居车中,不内顾也。仰即观天,俯即察地,前闻和鸾之声,旁见四方之运,此车教之道。论语曰:‘升车必正立,执绥,车中不内顾。’所以有和鸾以正威仪,节行舒疾也。鸾者在衡,和者在轼,马动则鸾鸣,鸾鸣则和应。其声鸣曰和敬。舒则不鸣,疾则失音,明得其和也。故诗云‘和鸾雍雍,万福攸同’。鲁训曰:‘和,设轼者也。鸾,设衡者也。’”许慎曰“诗云八鸾鎗鎗”,则一马二鸾也。又曰“輶车鸾镳”,知非衡也。毛诗传曰:“在轼曰和,在镳曰鸾。”杜预注左传亦云“鸾在镳,和在衡”。傅玄乘舆马赋注曰:“鸾在马勒镳。”宝周礼注曰:“和鸾皆以金为铃。”史记曰:“前有错衡,所以养目也。
  步中武象,骤中韶*(护)**[濩]*,所以养耳也。龙旗九斿,所以养信也。寝兕持虎,蛟韅弥龙,所以养威也。故大路之马,必信至教顺然后乘之,所以养安也。”
  天子*(五)**[玉]*路,[一]以玉为饰,[二]*(锡)**[钖]*樊缨十有再就,[三]
  建太常,十有二斿,九仞曳地,[四]日月升龙,象天明也。[五]夷王以下,周室衰弱,诸侯大路。秦并天下,阅三代之礼,或曰殷瑞山车,金根之色。[六]
  汉承秦制,御为乘舆,所谓孔子乘殷之路者也。

  注[一]周礼王之五路,一曰玉路,二曰金路,三曰象路,四曰革路,五曰木路。
  释名曰:“天子所乘曰路,路亦军事也,谓之路,言行路也。”
  注[二]古文尚书曰:“大路在宾陛面,缀路在阼陛面。”孔安国曰:“大路,玉;
  缀路,金也。”服虔曰:“大路,总名也,如今驾驷高车矣。尊卑俱乘之,其采饰有差。”郑玄曰:“王在焉曰路,以玉饰诸末也。”傅玄乘舆马赋注曰:“玉路,重较也。”韵集曰:“轭前横木曰辂。”
  注[三]郑玄曰:“*(锡)**[钖]*面当卢刻金为之,所谓镂*(锡)**[钖]*也。樊读如鞶带之鞶,谓今马大带也。”郑觽曰:“缨谓当匤。士丧礼曰:‘马缨三就,以削革为之。’三就,三重三澘也。”郑玄曰:“缨,今马鞅。玉路之樊及缨,皆以五采罽饰之。十二就,就,成也。”杜预曰:“缨在马膺前,如索営。”乘舆马赋注曰:“繁缨饰以旄尾,金涂十二重。”
  注[四]郑觽曰:“太常九旗之画日月者。”郑玄曰:“七尺为仞,天子之旗高六丈三尺。”
  注[五]崔骃东巡颂曰:“登天灵之威路,驾太一之象车。”
  注[六]殷人以为大路,于是始皇作金根之车。殷曰*(乘)**[桑]*根,秦改曰金根。乘舆马赋注曰:“金根,以金为饰。”
  乘舆、金根、安车、立车,[一]轮皆朱班重牙,[二]贰毂两辖,[二]金薄缪龙,为舆倚较,[四]文虎伏轼,[五]龙首衔轭,左右吉阳筩,鸾雀立衡,[六]□文画辀,羽盖华蚤,[七]建大旗,十有二斿,画日月升龙,驾六马,[八]象镳镂*(锡)**[钖]*,金*(鍐)**[鋄]*方釳,插翟尾,[九]朱兼樊缨,赤罽易茸,金就十有二,左纛以牦牛尾为之,在左騑马轭上,大如斗,[一0]是为德车。五时车,安、立亦皆如之,各如方色,马亦如之。白马者,朱其髦尾为朱鬣云。
  所御驾六,余皆驾四,后从为副车。[一一]

  注[一]蔡邕曰:“五安五立。”徐广曰:“立乘曰高车,坐乘曰安车。”
  注[二]周礼曰:“牙也者,以为固抱也。”郑觽曰:“牙谓轮輮也,世闲或谓之辋。”
  注[三]蔡邕曰:“毂外复有一毂抱辖,其外乃复设辖,抱铜置其中。”东京赋曰:
  “重轮贰辖,疏毂飞軨。”
  注[四]徐广曰:“缪,交错之形也。较在箱上。”说文曰:“□文画蕃。”蕃,箱也。通俗文曰:“车箱为较。”
  注[五]魏都赋注曰:“轼,车横覆膝,人所冯止者也。”
  注[六]徐广曰:“置金鸟于衡上。”
  注[七]徐广曰:“翠羽盖黄里,所谓黄屋车也。金华施橑末,有二十八枚,即盖弓也。”东京赋曰:“树翠羽之高盖。”薛综曰:“树翠羽为盖,如云龙矣。金作华形,茎皆低曲。”
  注[八]东京赋曰:“六玄虬之奕奕。”
  注[九]独断曰:“金*(鍐)**[鋄]*者,马冠也。高广各五寸,上如*(三)**[玉]*华形,在马髦前。方釳,铁也。广数寸,在马*(鍐)**[鋄]*后。后有三孔,插翟尾其中。”薛综曰:“釳中央*[低]*,两头高,如山形,而贯中翟尾结着之。”
  颜延之幼诰曰:“釳,乘舆马头上防釳,角所以防罔罗,釳以翟尾铁翮象之也。”
  徐广曰:“金为马*(□)**[文]*髦。”
  注[一0]徐广曰:“马在中曰服,在外曰騑。”騑亦名骖。蔡邕曰:“在最后左騑马头上。”
  注[一一]古文尚书曰:“予临兆民,懔乎若朽索之驭六马。”逸礼王度记曰:“天子驾六马,诸侯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周礼四马为乘。毛诗天子至大夫同驾四,士驾二。易京氏、春秋公羊说皆云天子驾六。许慎以为天子驾六,诸侯及卿驾四,大夫驾三,士驾二,庶人驾一。史记曰,秦始皇以水数制乘六马。郑玄以为天子四马,周礼乘马有四圉,各养一马也。诸侯亦四马,顾命,时诸侯皆献乘黄朱,乘亦四马也。
  今帝者驾六,此自汉制,与古异耳。蔡邕表志曰:“以文义不着之故,俗人多失其名。五时副车曰五帝车,鸾旗曰鸡翘,耕根曰三盖,其比非一也。”
  耕车,其饰皆如之。有三盖。一曰芝车,置□耒耜之箙,上亲耕所乘也。[一]

  注[一]新论桓谭谓扬雄曰:“君之为黄门郎,居殿中,数见舆辇,玉蚤、华芝及凤皇、三盖之属,皆玄黄五色,饰以金玉、翠羽、珠络、锦绣、茵席者也。”
  东京赋曰:“立戈迤戛,农舆路木。”薛综曰:“戈,句孑戟。戛,长矛。置车上者邪柱之。迤,邪也。是谓戈路。农舆三盖,所谓耕根车也。东耕于藉,乘马无饰,故称木也。”贺循曰:“汉仪,亲耕青衣帻。”东京赋说亲耕,亦云“鸾路苍龙。”贺循曰:“车必有鸾,而春独鸾路者,鸾凤类而色青,故以名春路也。”
  赋又曰:“介御闲以剡耜。”薛综曰:“耜,耒金也。广五寸,着耒耜而载之。
  天子车参乘,帝在左,御在中,介处右,以耒置御之右。”
  戎车,其饰皆如之。蕃以矛麾金鼓羽析幢翳,□冑甲弩之箙。[一]

  注[一]汉制度曰:“戎,立车,以征伐。”周官“其矢箙”。通俗文曰:“箭箙谓之步□。”干宝亦曰:“今谓之步□。”郑玄注既夕曰:“服,车箱也。”颜延之幼诰云:“弩,矢也。”
  猎车,其饰皆如之。重辋缦轮,缪龙绕之。一曰闟猪车,亲校猎乘之。[一]

  注[一]魏文帝改曰闟虎车。
  太皇太后、皇太后法驾,皆御金根,[一]加交*(路)**[络]*帐裳。[二]非法驾,则乘紫罽軿车,[三]云□文画辀,黄金涂五末、[四]盖蚤。左右騑,驾三马。
  长公主赤罽軿车。大贵人、贵人、公主、王妃、封君油画軿车。大贵人加节画辀。皆右騑而已。

  注[一]重翟羽盖者也。
  注[二]徐广曰:“青交*(路)**[络]*,青帷裳。”
  注[三]字林曰:“軿车有衣蔽,无后辕者谓之辎也。”释名:“軿,屏也。四屏蔽,妇人乘牛车也。有邸曰辎,无邸曰軿。”傅子曰:“周曰辎车,即辇也。”
  注[四]徐广曰:“未详。疑谓前一辕及衡端毂头也。”
  皇太子、皇子皆安车,朱班轮,青盖,金华蚤,黑□文,画轓文辀,金涂五末。
  皇子为王,锡以乘之,故曰王青盖车。[一]皇孙[则]绿车以从。皆左右騑,驾三。[二]公、列侯安车,朱班轮,倚鹿较,伏熊轼,皁缯盖,黑轓,右騑。[三]

  注[一]徐广曰:“旗旗九旒,画降龙。”魏武帝令问东平王:“有金路何意?为是特赐非?”侍中郑称对曰:“天子五路,金以封同姓,诸侯得乘金路,与天子同。此自得有,非特赐也。”
  注[二]独断曰:“绿车名曰皇孙车,天子有孙乘之。”
  注[三]车有轓者谓之轩。
  中二千石、二千石皆皁盖,朱两轓。其千石、六百石,朱左轓。轓长六尺,下屈广八寸,上业广尺二寸,九文,十二初,后谦一寸,若月初生,示不敢自满也。[一]景帝中元五年,始诏六百石以上施车轓,得铜五末,轭有吉阳筩。中二千石以上右騑,三百石以上皁布盖,千石以上皁缯覆盖,二百石以下白布盖,皆有四维杠衣。贾人不得乘马车。除吏赤画杠,其余皆青云。[二]

  注[一]案本传,旧典,传车骖驾乘赤帷裳,唯郭贺为*(冀)**[荆]*州,□去襜帷。谢承书曰:“孔恂字巨卿,新淦人。州别驾从事车前旧有屏星,如刺史车曲翳仪式。是时刺史行部,发去日晏,刺史怒,欲去别驾车屏星。恂谏曰:‘明使君传车自发晚,而欲彻去屏星,毁国旧仪,此不可行。别驾可去,屏星不可省。’即投传去。刺史追辞谢请,不肯还,于是遂不去屏星。”说文曰:“车当谓之屏星。”
  注[二]古今注曰:“武帝天汉四年,令诸侯王大国朱轮,特虎居前,*(虚)**[左]*兕右麋。小国朱轮画,特熊居前,寝麋居左右,卿车者也。”
  公、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夫人,会朝若蚕,各乘其夫之安车,右騑,加交*(路)**[络]*帷裳,皆皁。非公会,不得乘朝车,得乘漆布辎軿车,铜五末。
  乘舆大驾,公卿奉引,太仆御,大将军参乘。属车八十一乘,[一]备千乘万骑。
  西都行祠天郊,甘泉备之。官有其注,名曰甘泉卤簿。[二]东都唯大行乃大驾。
  大驾,太仆校驾;
  法驾,黄门令校驾。

  注[一]薛综曰:“属之言相连属也,皆在后,为三行。”
  注[二]蔡邕表志曰:“国家旧章,而幽僻藏蔽,莫之得见。”
  乘舆法驾,*(八)**[公]*卿不在卤簿中。河南尹、执金吾、雒阳令奉引,奉车郎御,侍中参乘。属车*(四)*[三]十六乘。前驱有九斿云罕,[一]凤皇闟戟,[二]
  皮轩鸾旗,[三]皆大夫载。[四]鸾旗者,编羽旄,列系幢旁。[五]民或谓之鸡翘,非也。[六]后有金钲黄钺,[七]黄门鼓车。

  注[一]徐广曰:“斿车有九乘。”前史不记形也。武王克纣,百夫荷罕旗以先驱。
  东京赋曰:“云罕九斿。”薛综曰:“旌旗名。”
  注[二]薛综曰:“闟之言函也,取四戟函车边。”
  注[三]应劭汉官卤簿图曰:“乘舆大驾,则御凤皇车,以金根为列。”
  注[四]胡广曰:“皮轩,以虎皮为轩。”郭璞曰:“皮轩革车”,或曰即曲礼“前有士师,则载虎皮。”
  注[五]胡广曰:“建盖在中。”
  注[六]胡广曰:“鸾旗,以铜作鸾鸟车衡上。”与本志不同。
  注[七]说文曰:“钺,大斧也。”司马法曰:“夏执玄钺,殷执白钺,周杖黄钺。”
  古者诸侯贰车九乘。秦灭九国,兼其车服,故大驾属车八十一乘,法驾半之。
  属车皆皁盖赤里,*(木)**[朱]*轓,戈矛弩箙,尚书、御史所载。最后一车悬豹尾,[一]豹尾以前比省中。[二]

  注[一]薛综曰:“侍御史载之。”
  注[二]小学汉官篇曰:“豹尾过后,罢屯解围。”胡广曰:“施于道路,豹尾之内为省中,故须过后,屯围乃得解,皆所以戒不虞也。淮南子曰‘军正执豹皮,所以制正其觽’,礼记‘前载虎皮’,亦此之义类。”
  行祠天郊以法驾,祠地、明堂省什三,祠宗庙尤省,谓之小驾。每出,太仆奉驾上卤簿,中常侍、小黄门副;尚书主者,郎令史副;侍御史,兰台令史副。
  皆执注,以督整车骑,谓之护驾。春秋上陵,尤省于小驾,直事尚书一人从,其余令以下,皆先行后罢。
  轻车,古之战车也。洞朱轮舆,不巾不盖,建矛戟幢麾,□辄弩服。[一]藏在武库。大驾、法驾出,射声校尉、司马*(史)**[吏]*士载,以次属车,在卤簿中。诸车有矛戟,其饰幡斿旗帜皆五采,制度从周礼。吴孙兵法云:“有巾有盖,谓之武刚车。”武刚车者,为先驱。又为属车轻车,为后殿焉。

  注[一]徐广曰:“置弩于轼上,驾两马也。”
  大使车,立乘,驾驷,赤帷。持节者,重导从:贼曹车、斧车、督车、功曹车皆两;大车,伍伯璅弩十二人;辟车四人;[一]从车四乘。无节,单导从,减半。

  注[一]周礼涤狼氏干宝注曰:“今卒辟车之属。”
  小使车,不立乘,有騑,赤屏泥油,重绛帷。导无斧车。
  近小使车,兰舆赤毂,白盖赤帷。从驺骑四十人。此谓追捕考案,有所□取者之所乘也。
  诸使车皆朱班轮,四辐,赤衡轭。其送葬,白垩已下,洒车而后还。公、卿、中二千石、二千石,郊庙、明堂、祠陵,法出,皆大车,立乘,驾驷。他出,乘安车。
  大行载车,其饰如金根车,加施组连璧交络四角,金龙首衔璧,垂五采,析羽流苏前后,云气画帷裳,□文画曲轓,长悬车等。太仆御,驾六布施马。布施马者,淳白骆马也,以黑药灼其身为虎文。既下,马斥卖,车藏城北秘宫,皆不得入城门。当用,太仆考工乃内饰治,礼吉凶不相干也。
  公卿以下至县三百石长导从,置门下五吏、贼曹、督盗贼功曹,皆带□,三车导;主簿、主记,两车为从。县令以上,加导斧车。公乘安车,则前后并马立乘。长安、雒阳令及王国都县加前后兵车,亭长,[一]设右騑,驾两。璅弩车前伍伯,公八人,中二千石、二千石、六百石皆四人,自四百石以下至二百石皆二人。黄绶,武官伍伯,文官辟车。铃下、侍合、门兰、部署、街里走卒,皆有程品,多少随所典领。驿马三十里一置,[二]卒皆赤帻绛鞴云。

  注[一]纂要,雒阳亭长,车前吹管。
  注[二]臣昭案:东晋犹有邮驿共置,承受傍郡县文书。有邮有驿,行传以相付。
  县置屋二区。有承驿吏,皆条所受书,每月言上州郡。风俗通曰:“今吏邮书掾、府督邮,职掌此。”
  古者军出,师旅皆从;秦省其卒,取其师旅之名焉。公以下至二千石,骑吏四人,千石以下至三百石,县长二人,皆带□,持棨戟为前列,揵弓韣九鞬。[一]
  诸侯王法驾,官属傅相以下,皆备卤簿,似京都官骑,张弓带鞬,遮迾出入称*(课)*促。列侯,家丞、庶子导从。若会耕祠,主县假给辟车鲜明卒,备其威仪。导从事毕,皆罢所假。

  注[一]通俗文曰:“弓韔谓之鞬。”
  诸车之文:乘舆,倚龙伏虎,□文画辀,龙首鸾衡,重牙班轮,升龙飞軨。[一]
  皇太子、诸侯王,倚虎伏鹿,□文画辀轓,吉阳筩,朱班轮,鹿文飞軨,旗旗九斿降龙。公、列侯,倚鹿伏熊,黑轓,朱班轮,鹿文飞軨,九斿降龙。卿,朱两轓,五斿降龙。二千石以下各从科品。诸轓车以上,轭皆有吉阳筩。

  注[一]薛综曰:“飞軨,以缇油广八寸,长注地,画左苍龙右白虎,系轴头。二千石亦然,但无画耳。”卢植礼记注曰:“軨,辖头*[靼]*也。”楚辞云“倚结軨兮太息”,王逸注曰“重较也”。李尤小车铭曰:“軨之嗛虚,疏达开通。”案二家之言,不如综注所记。
  诸马之文:案乘舆,金*(鍐)**[鋄]*方釳,插翟象镳,[一]龙画焹,沫升龙,赤扇汗,[二]青两翅,□尾。驸马,左右赤珥流苏,飞鸟节,赤膺兼。皇太子或亦如之。王、公、列侯,镂*(锡□)**[钖文]*髦,朱镳朱鹿,朱文,绛扇汗,青翅□尾。卿以下有騑者,缇扇汗,青翅尾,当卢*(□)**[文]*髦,上下皆通。
  中二千石以上及使者,乃有騑驾云。

  注[一]尔雅注曰:“镳,马勒旁铁也。”此用象牙。
  注[二]诗云:“朱幩镳镳。”毛传曰:“人君以朱缠镳扇汗,且以为镳饰。”

  校勘记

  三六三九页五行导从车“车”原作“卒”,据汲本、殿本改。
  三六四0页三行效试其居国为政按:汲本、殿本“效”作“考”。汲本“居”作“君”。
  三六四0页六行故礼尊[尊]贵贵据汲本、殿本补。
  三六四0页九行封国*(爱)**[受]*民据汲本改。
  三六四0页一0行于此相贵以等按:汲本、殿本“此”作“是”。
  三六四0页一二行冕而樭大武按:集解引黄山说,谓此下应有“此诸侯之僭天子礼也”一句。志本据礼郊特牲为说,彼文作“诸侯之僭礼也”,与下“大夫之僭礼也”一律,此亦当与下“此大夫之僭诸侯礼也”一律,明有夺误。
  三六四一页八行于*[此]*反爵焉据汲本、殿本补。
  三六四二页七行天理入魁按:汲本、殿本“理”作“罡”,下同。又按:古微书“入”作“八”。
  三六四三页六行*(奎)**[全]*羽为旞据汲本、殿本改。
  三六四三页一0行其声鸣曰和敬按:“和”下疑脱“和则”二字。大戴礼保傅篇作“声曰和,和则敬”,是其证。
  三六四三页一三行骤中韶*(护)**[濩]*据汲本、殿本改。
  三六四三页一五行天子*(五)**[玉]*路集解引黄山说,谓“五路”乃“玉路”之斗。周礼巾车郑注,玉路以玉饰诸末,金路以金饰诸末,象路以象饰诸末,革路挽之以革而漆之,无他饰,木路不挽以革,漆之而已。今作“天子五路”,下接“以玉为饰”,不可通。此涉注文“五”字而斗也。各本皆失正。今据改。
  三六四三页一五行*(锡)**[钖]*樊缨十有再就据汲本改,与周礼合。三六四三页一七页所谓孔子乘殷之路者也按:殿本“所谓”二字在“孔子”二字下,“路”作“辂”。
  三六四四页五行轭前横木曰辂按:汲本、殿本“辂”作“路”。
  三六四四页六行*(锡)**[钖]*面当卢刻金为之据汲本改,与周礼巾车郑注合。
  三六四四页一一行殷曰*(乘)**[桑]*根集解引惠栋说,谓礼记“大辂,殷辂也”。
  郑玄云“大辂,木辂也。汉祭天乘殷之辂,今谓之桑根车”。然则“乘”当作“桑”也。今据改。
  三六四四页一二行金薄缪龙按:集解引惠栋说,谓“缪”礼书作“璆”。
  三六四四页一三行建大旗按:集解引惠栋说,谓“旗”徐广作“常”。
  三六四四页一四行象镳镂*(锡)**[钖]*据汲本改。
  三六四四页一四行金*(鍐)**[鋄]*方釳据文选东京赋及李善注引独断改,注同。
  按:卢文劭校独断谓鋄,亡犯切,马头饰也,旧斗从涥。段注说文引此文亦作“鋄”。
  三六四五页四行毂外复有一毂抱辖至抱铜置其中集解引惠栋说,谓二“抱”字皆当作“施”,礼志可证。今按:邕说见独断,今独断“抱”作“施”,“辖”作“舝”。
  三六四五页六行人所冯止者也按:“止”原斗“上”,径改正。
  三六四五页七行置金鸟于衡上按:殿本“鸟”作“乌”。
  三六四五页一一行上如*(三)**[玉]*华形汲本、殿本作“三”作“五”。集解引惠栋说,谓文选注引“五华”作“玉华”。按:今独断亦作“玉华”,“三”与“五”疑皆形近而斗,今据改。又按:“上”原斗“匕”,径改正。
  三六四五页一一行在马*(鍐)**[鋄]*后殿本考证谓“鍐”当作“鬃”。按:今本独断作“鬃”,卢校改为“鋄”,今从卢校改。
  三六四五页一二行釳中央*[低]*两头高集解引陈景云说,谓“中央”下脱“低”字,见文选注。今据补。
  三六四五页一三行金为马*(□)**[文]*髦据汲本、殿本改。按:殿本考证谓“马文髦”一本作“马文尾”,何焯校本作“马又髦”。集解引惠栋说,谓“文”北宋本作“□”。校补引柳从辰说,谓晋舆服志“金涥以铁为之,以金为文旄”,则作“又”作“□”皆非。黄山谓柳说是。通典亦载以黄金为文髦,作“文”自不误。“髦”之作“尾”,亦形近而斗。
  三六四五页一五行诸侯驾四按:集解引惠栋说,谓案王度记曰“诸侯驾五,卿驾四”也。
  三六四六页四行置□耒耜之箙按:黄山谓“之”乃“弩”字之讹,当以“置□耒耜弩箙”为文,耒耜与弩箙皆逼置车中,即月令所谓介御闲也。
  三六四七页一行太皇太后皇太后按:集解引陈景云说,谓当有“皇后”二字。
  三六四七页一行加交*(路)**[络]*帐裳集解引陈景云说,谓“路”当作“络”,刘盆子传引此文正作“络”。王先谦谓陈说是,后大行载车仍作“络”,不误。
  今据改。
  三六四七页五行青交*(路)**[络]*据陈景云说改。
  三六四七页九行朱班轮按:集解引惠栋说,谓“班”一作“斑”。
  三六四七页一0行皇孙*[则]*绿车以从按:本书安帝纪李注引作“至皇孙则绿车”。集解引黄山说,谓“则”字直贯“以从”为句,李注引志省“以从”二字,此文乃并删“则”字,非也。今据补。
  三六四七页一二行魏武帝令问东平王按:汲本无“令”字。
  三六四八页一行后谦一寸按:殿本“一”作“二”。
  三六四八页三行除吏赤画杠按:集解引惠栋说,谓徐广车服注“画”作“盖”。
  三六四八页五行郭贺为*(冀)**[荆]*州按:郭贺拜荆州刺史,见本书蔡茂传。
  校补谓注误,当据传改,今从之。
  三六四八页九行*(虚)**[左]*兕右麋据汲本、殿本改。
  三六四八页一一行会朝若蚕按:集解引惠栋说,谓“朝”一作“庙”。
  三六四八页一一行加交*(路)**[络]*帷裳据陈景云说改。按:本书刘盆子传李注引正作“络”。
  三六四九页四行*(八)**[公]*卿不在卤簿中校补引钱大昭说,谓“八卿”独断作“公卿”,儒林传注作“公”,脱“卿”字。今据改。
  三六四九页四行奉车郎御按:百官志奉车无郎,“郎”字疑斗。集解引惠栋说,谓百官春秋云奉车都尉执辔。
  三六四九页五行属车*(四)**[三]*十六乘集解引惠栋说,谓“四”宋志作“三”。
  又引钱大昕说,谓当作“三十六乘”。按:今独断亦作“三十六乘”,卢校云续汉舆服志作“四十六乘”,误。今据改。
  三六四九页一0行以金根为列按:集解引惠栋说,谓“列”当作“副”。
  三六四九页一六行*(木)**[朱]*轓按:集解引惠栋说,谓北宋本“木”作“朱”。
  今据改。
  三六五0页七行洞朱轮舆按:集解引惠栋说,谓“洞”颜师古注引作“雕”。
  三六五0页七行建矛戟幢麾□辄弩服按:集解引惠栋、黄山说,谓前书张安世传颜注引“建”作“菑”,“□”作“□”,无“辄箙”二字。又按:汲本“服”作“箙”。
  三六五0页八行司马*(史)**[吏]*士据汲本、殿本改。
  三六五0页九行吴孙兵法殿本“吴孙”作“孙吴”。按:校补谓本书皇甫规传“勤明吴孙,未若奉法”,是作“吴孙”不误也。惟章怀注以为指吴起、孙武,而通典注则作孙子兵法,而不及吴起。夫二子不共为书,其书又不皆言武刚车制,志文何为并举?疑“吴孙”云者,专指吴孙武也。
  三六五0页一三行辟车四人按:集解引惠栋说,谓“车”北宋本作“居”。
  三六五0页一四行周礼涤狼氏按:殿本“涤”作“条”,与今本周礼合。
  三六五一页六行长悬车等按:集解引惠栋说,谓“悬”徐广作“与”。
  三六五一页九行三车导按:汲本、殿本“导”上有“从”字。
  三六五一页一0行则前后并马立乘按:殿本“后”作“从”。
  三六五二页三行每月言上州郡按:殿本“言”作“吉”。
  三六五二页六行出入称*(课)*促集解引陈景云说,谓“课”字衍。“促”一作“娖”。
  中山简王传“官骑百人,称娖前行”,注“称娖犹整齐也”。今据删。
  三六五二页九行皇太子诸侯王倚虎伏鹿按:校补引柳从辰说,谓下既有列侯,则此“侯”字当衍。
  三六五二页一一行朱两轓按:汲本、殿本“轓”作“轮”。
  三六五二页一四行軨辖头*[靼]*也集解引黄山说,谓曲礼“仆展軨效驾”,释文引卢注“軨,辖头靼也”,此夺“靼”字。今据补。
  三六五二页一四行倚结軨兮太息按:楚辞“太息”上有“长”字,此脱。
  三六五二页一四行重较也汲本“较”作“軨”。按:今本楚辞王逸注作“伏车重轼而涕泣也”。
  三六五三页二行金*(鍐)**[鋄]*方釳按:“鍐”当作“鋄”,前已出校记。
  三六五三页三行镂*(锡□)**[钖文]*髦按:“锡”当作“钖”,“□”当作“文”,前已出校记。下“当卢*(□)**[文]*髦”,同。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