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
在林彪的坚持下,中央军委同意林彪打长春的计划。毛泽东在给林彪的电报中说: 我们同意你们先打长春的理由是先打长春比较先打他处要有利一些,不是因为先打他处特别不利,或有不可克服之困难……不应当强调南下作战之困难,以免你们自己及干部在精神上处于被动地位。 林彪在对长春的敌情、地形没有完全弄清楚,兵力和火力部署上没有形成绝对的优势,攻城方法上也没有采用近迫作业和坑道爆破的方法,便匆忙决定派两个纵队攻打长春。 林彪部在外围战斗中歼敌5000余人,占领了西郊机场,但因伤亡较大,被迫停止了攻击。然后,林彪又提出对长春“长围久困”,开展政治攻势与经济封锁,等敌人军心动摇再攻的办法。 毛泽东多次批评林彪:锦州是东北国民党军战略门户,是东北与关内联系的陆路要冲,咽喉之地。所以,先下锦州是关键,然后既可关门打狗。然而,林彪对南下作战还是未下决心,认为锦州敌众,工事强,不是急切可下的。因而提出先打北宁路上锦州、山海关间几个小点之后,再去打已经划归傅作义指挥的承德第十三军,而出动时间,不宜东北军先行动,而拟华北野战军派兵团攻大同,把傅作义的主力调西线,东北野战军出动时间,视华北野战军出动时间才能确定。 毛泽东要求林彪首先考虑对锦州、唐山作战,只要可能,就应攻取锦州、唐山,全部或大部歼灭范汉杰集团,然后再向承德、张家口打傅作义。目前北宁路正好打仗,你们应当迅速出动。 林彪经过一段时间的犹豫之后,最终决定南下北宁路作战,并向全军发布了政治动员令,号召发扬高度的英勇精神,克服困难,不怕疲劳,不怕伤亡,以积极精神运用技术和战术,争取全歼东北国民党军队。但在兵力部署上,仍以主力置于新民、沈阳及长春之间,以应付沈阳敌人出来增援和长春敌人突围,以偏师用于北字路作战。 毛泽东见林彪对北宁路作战的决心不大,又致电林、罗、刘:你们应当使用主力于锦州、山海关、唐山一线,而置长春、沈阳两敌于不顾。并准备打锦州时,歼灭可能由长、沈援锦之敌。因为锦、榆、唐三点及附近之敌互相孤立,攻歼取胜比较确实可靠。经毛泽东多次说服,林彪才决定辽沈战役先从北宁路打起的问题,并重新布置兵力。 从9月12日起,林彪、罗荣桓指挥东北野战军首先在北宁路山海关、唐山段发起攻击。解放军以迅猛动作攻克昌黎、北戴河、兴城、绥中,迅速切断义县与锦州的联系,包围了义县,并插向锦州以北,歼灭了薛家屯敌军27个团,夺取了帽山屯和锦州以北诸高地。解放军1个连在白老虎屯打退敌人在飞机大炮和11辆坦克支援下的4个步兵团的15次反击,激战16个小时,在伤亡过半的情况下,顽强地守住了阵地。解放军又攻占了高桥、西海口和塔山,切断了锦州和锦西敌人的联系。至此,解放军已将北宁路锦州至唐山段各点之敌,一概分割,切断了敌人的陆路交通。 蒋介石大惊,急电卫立煌出兵援锦。卫立煌认为锦州之围应由关内出兵解决,回电拒不执行命令。9月24日,卫立煌被蒋介石召到南京,在总统官邸,蒋介石歇斯底里地命令卫立煌执行援锦计划,卫立煌据理力争,最后,蒋介石派参谋长顾祝同与卫立煌同赴沈阳,以监军身份逼迫卫立煌行动。并空运第四十九军到锦州增援。卫立煌仍持反对意见,与顾祝同多次争吵。是时,锦州防线形将崩溃,锦州机场被解放军炮火封锁,49军仅运去1个师就不能再运。顾祝同见卫立煌仍无动于衷,便召集东北将领开会,要卫立煌出兵援锦,卫立煌坚决反对执行这一命令,并与顾多次争吵。卫甚至赌咒发誓:“出了辽西,一定会全军覆没,你不信我同你画个‘十’字(画押之意)。”顾祝同大骂卫立煌,一切不堪入耳的话都骂出来。卫立煌极力忍耐,但就是拒绝出兵辽西。顾祝同无奈,只好飞回南京向蒋介石告状。 蒋介石闻报大怒,于9月30日飞北平亲自指挥,随行者有军务局长俞济时,联勤总司令郭忏,海军总司令桂永清,空军总司令周至柔,参军罗泽等。蒋介石一到北平,就要傅作义出兵增援东北,调华北的62军、92军、独立95师,由海运向葫芦岛集中,命华北第17兵团司令侯镜如到葫芦岛统一指挥。 林彪仍未完全打消顾虑,他致电中央军委,说打了义县、高桥、锦西、兴城之后,如果山海关敌人没有撤,则打山海关,如果山海关敌人撤了再打锦州。毛泽东则回电说:“如果同时打山海关、锦州,则同时打,否则集中兵力打锦州。打了锦州你们就有了主动权,我们认为攻克锦州是有把握的。”如果先打山海关,回头再打锦州,劳师费时,给沈阳敌人以增援时间。林彪这才决定攻打锦州,并下书锦州守敌云南部队第六兵团司令卢浚泉,晓以大义,劝其停止抵抗,以免无谓牺牲。卢浚泉拒绝。 10月1日,解放军攻克义县,激战4个小时全歼守敌,活捉师长王世高。是时,林彪得到蒋军62军和独95师由山海关和天津海运葫芦岛,增援东北的情报,增添了新的顾虑:“准备的是一桌菜,上来了两桌客,怎么办?”他致电中央军委,请求放弃北宁路作战,仍然回师打长春。毛泽东回电批评林彪说: 四五月间长春敌本来好打,你们不敢打。七月间长春敌同样好打,你们又不敢打,现在攻锦州部署业已完毕,锦西、滦县之敌第八军、第九军已经调走,你们又因62军和独95师一项并不很大的敌情变化,又不敢打锦州,又想回去打长春,我们认为这是很不妥当的。只要你们10天内打下锦州,你们就有了战役上的主动权,而打下长春,并不能帮助你们取得主动,反而将增加你们下一步的困难。 林彪看了这份电报,才最后下定首先攻取锦州的决心。 锦州地区蒋军守敌15万人,利用市周帽儿山、大小紫荆山、罕王殿山之绵亘起伏地,和日伪统治时期构筑的旧工事,构成了互为犄角的坚固的外围阵地,市区工事以制高点和坚固建筑物为核心,围以若干地堡和副防御,形成点点相联以点制面的全纵深防御体系。城墙之外有外壕、铁丝网、鹿砦和布雷区,城墙上满布相互交叉的明暗火力点。城防可谓坚固也。 林彪以6个纵队和炮纵主力约25万人攻打锦州,其中3个纵队从北向南作主要突击,2个纵队从南向北同北面主要突击部队对攻,1个纵队由东向西作辅助突击。作战原则是:大胆穿插,各个歼敌,先吃肉后啃骨头,求得首先歼灭西半城敌人。另外,2个纵队在锦州西方向塔山一线打援,3个纵队对付沈阳援锦之敌,1个纵队又9个独立师对付长春之敌,1个纵队作为战役总预备队。 毛泽东看到如此布署,立即回电: 甚好,甚慰,这才算把重点放在锦州、锦西方面了,纠正了长时间内平分兵力没有重点的错误,在此以前我们和你们之间的一切不同意见,现在都没有了。望按你们的部署,大胆放手地坚持实施。 10月初,解放军攻城部队先后开始外围战,战斗打得相当激烈。敌人凭坚顽抗,反复争夺。 蒋介石于10月2日由北平飞往沈阳,“御驾亲征”。蒋介石召集师长以上将领,说道:“形势的发展,实在出乎吾人所料。锦州是东北我军的咽喉,势在必保。我此次来沈,是来救你们出去的。过去你们要找共军主力找不到,现在已集中在辽西走廊,正是你们为党国立功的好机会,只要大家以革命精神下定决心,坚决服从命令,我想一定可以成功。关于空军的协助,后勤的补给,周至柔总司令、郭忏总司令已经为你们准备好了。大家一定要振奋精神,今日惟有死中求生,如此战失败,则与各位再无相见之期矣!以往的失败,就在于不听我的话哟!我已经60多岁了,死了没有什么,可你们还年轻,再不听我的话,一个个都让共产党把你们抓了去,后悔晚矣!” 蒋介石作了部署,要范汉杰坚守锦州,要葫芦岛集中精锐部队向东攻,要沈阳的廖耀湘兵团由新民出彰武、新立屯,切断解放军后方补给线,借以影响锦州攻城,再加上空军、海军协同作战,打开东北局面。 蒋介石作了部署之后,飞往天津,并赴塘沽新港视察,尔后乘“重庆号”军舰,赴葫芦岛部署指挥。蒋对各将领说:“你们任务重大,几十万人的生命,都交给你们负责。你们要以杀身成仁的决心,击灭共军。”蒋令集中在葫芦岛的部队向塔山攻击,又令桂永清及第三舰队司令马纪壮指挥海军,以24厘米大炮击毁塔山解放军阵地,协助陆军攻击。蒋介石部署完毕后回到北平。 蒋介石到北平后,接到宋美龄的电话,要他立即去上海救孔令侃。蒋经国在上海“打老虎”,要办投机倒把、扰乱金融的孙令侃。蒋介石于次日去上海。果然,蒋介石一到上海,即将孙令侃救出,但金圆券贬值,市场混乱异常,知底细者认为:“蒋介石要美人不要江山,我们还给他干什么?” 毛泽东对蒋介石的一举一动犹如洞中观火。当他发现廖耀湘兵团由新民出彰武,妄图切断解放军补给线,即致电林彪:蒋介石想用取巧的办法引我回援,借以解锦州之围,只要你们不怕切断补给线,让敌人进占彰武并非不利。待锦州打的激烈,彰武之敌回头援锦,他已失去了时间。你们的中心注意力,必须放在锦州作战方面,求得尽可能迅速地攻克该城。即使一切其他目的都未达到,只要攻克了锦州,你们就有了主动权,就是一个伟大的胜利。 林彪、罗荣桓把锦州外围敌人肃清之后,以2A3的兵力冒着敌人轰炸和炮火的拦阻,不分昼夜大挖交通壕。虽然大军云集,但地面上看不到人的行动,密如蛛网的土工作业,一条条战壕伸到城墙跟前。 10月14日10时15分,东北野战军对锦州发起总攻击,900门大炮一齐射向锦州预定目标,锦州顿时硝烟弥漫,烈火熊熊。经过45分钟猛烈轰击,打开了突破口,继而攻城部队发起冲击,主攻部队在炮兵和坦克支援下,迅速突破城防,随之进入激烈的巷战。经过31个小时激战,全歼守敌10万,其中生俘“剿总”副司令兼锦州指挥所主任、国民党上将范汉杰等以下官兵9万人。 在锦州攻城战的同时,塔山阻击战硝烟滚滚。塔山是北宁路上锦州、锦西间一个比较大的村子,蒋介石企图打通增援锦州的通道,对塔山一线进行猛烈攻击。解放军的阻击部队,左凭渤海,右以虹螺岘为依托,在塔山、虹螺岘之线占领阵地,以少数兵力,顽强阻击敌人。蒋军独95师、8师、151师、157师在数十门重炮和军舰、飞机炮火的掩护下,采取两翼突破、夹击塔山的战法,全力向解放军阵地猛烈攻击,解放军经过6天的拚搏、血战,至10月15日中午,终于赢得了胜利,敌人留下7000余具尸体,全线溃退。 蒋介石闻讯,即飞到沈阳,派飞机去长春空投给东北“剿总”副司令郑洞国的命令,要他立即率众突围南撤。近半个多月来,蒋介石来去匆匆,飞来飞去,席不暇暖,食不知味,寝不安枕。 解放军自5月24日起开始对长春采取围困方针,并成立了以肖劲光为司令、肖华为政委的围城指挥所,10万围城部队,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城外之城,国民党驻守长春部队约10万之众,其中西半部是蒋介石嫡系部队的新7军,东半部队是云南滇系的第六十军。解放军围城部队断绝敌粮草,禁止行人进出,控制机场,不使敌人空运,扰乱敌人空投,并积极歼灭出扰敌人,在长春城外方圆50里的地面上,形成一个封锁区。国民党军成了瓮中之鳖,飞机不能降落,步兵不能突围,内外联系中断,10万国民党军靠空投食物生存,空投的敌机遭解放军炮兵和高射机枪的射击,时常来不及空投就掉转机头仓惶回逃,有时空投落到解放军阵地或封锁区内,要20架飞机每天飞行2次空投粮食,才能供上长春的需要,而蒋军飞机每天只有三四架运送粮食,而后来只是一周空投一次。因此空投粮食只能是杯水车薪。蒋军内部,为争夺粮食,经常发生械斗。由于缺粮,蒋军加倍地搜刮长春市50万无辜居民,他们组织了军政警合一的“战时粮食管制委员会”,将城内的粮食甚至麸子、豆饼都搜刮殆尽,管制起来,统一分配。由于粮食奇缺,城内粮价飞涨,到了9月,长春城内一片混乱。国民党军依赖着很少的空投活命,士气低落,老百姓连草根树皮都吃光了,常有老人饿死在道旁。 困守孤城,历来为兵家所忌。蒋介石在10月初曾命郑洞国率部突围,10月7—8日,郑洞国组织全副美装的第38师连续突围,均被击破而缩了回去。郑洞国不得不向蒋介石报告:“共军严密封锁,无法突围。” 中共中央分析了长春城内国民党内部嫡系与非嫡系之间的矛盾,决定作争取滇系60军起义的工作。朱德以滇军旧僚的身份,给兵团副司令、60军军长曾泽生等写信,东北局还利用各种关系给长春城内上层军官写信。曾泽生认为长春已变成了一座人间地狱,死守长春必然是城破军亡,于是他决定反蒋起义。10月14日,曾泽生和182师师长白肇学、21师师长陇耀商议后,派张秉昌、李峥先前去解放军联系起义事宜,被派出去的人迟迟不归。曾泽生正十分焦急之际,郑洞国打电话要他马上去,说:“有紧要事相商。” 曾泽生十分犯疑:莫不是走漏了消息?他吩咐白、陇两位师长:“我去兵团司令部,在我回来之前,就是天塌下来,你俩都不许离开部队。郑洞国如果将我扣留,你们仍按原计划行动。” 曾泽生忐忑不安地来到兵团司令部,见郑洞国坐在沙发里,形容愁苦、憔悴,大口大口地抽着烟,见曾进来,递给他一份电报:“空援机油两缺,立即向沈阳突围。”这是蒋介石在沈阳亲手下的命令。郑洞国又从抽屉里拿出一封信让曾看,并沉重地说: “今天,锦州已经消息断绝,情况不明了。信是蒋先生在沈阳亲笔写的,今天中午派飞机用大麻袋装着投下来的,要部队马上突围,违者以军法论处。” 曾泽生解除了疑虑,便问郑洞国的意见如何。郑说:“我计划今晚就开始行动,明日出击,18日突围。突围不出去,就拉部队上长白山。” 曾泽生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张秉昌、李峥先也回来了,他们说解放军欢迎他们起义。曾泽生按解放军的要求再派李佐、任孝宗2位副师长出城,并把蒋介石的手令送交给解放军,以表示起义的诚意。 解放军代表刘浩奉命入城同曾泽生见面,曾泽生便于当天晚上,先到21师师部,召集营以上干部开会,曾泽生道:“弟兄们,长春的处境大家都很清楚,今天召集你们来,就是要商议办法,我们该怎么办?” 一位营长站起来道:“我主张起义,反对蒋介石,跟共产党走!” 曾泽生立即回道:“这是一条可走的路,我赞成这个意见! 大家同意起义吗??” 众人回答:“同意!”陇耀站起来面对曾泽生说:“报告军座,我们21师全师赞成起义,请你下命令吧!” 曾泽生宣布:“现在,60军起义。陇师长立即指挥21师,向新7军布防!我们有解放军作后盾,不怕他们!” 曾泽生再去182师,宣布说:“21师已经起义了,我赞成他们,你们怎么办?”众人回答说:“起义!”于是,182师继21师之后,向新7军布防。 21师、182师宣布起义,只剩下52师了,这个师原是国民党交警部队,是蒋介石派来监视他们的,且这个师又驻在21师与182师之间。曾泽生施调虎离山计,打电话给52师师长李嵩,要他带领52师的三个团长到军部开军事会议,要准时到达,不得有误。当李嵩等人来到军部,立即将他们扣留,并强迫他们给副师长、副团长打电话:“服从起义,听从命令!” 午夜,曾泽生给郑洞国写了一封信,并派人送给郑洞国: 桂庭司令钧鉴: 长春被围,环境日趋艰苦,士兵饥寒交迫,人民死亡载道,内战之惨酷,目击伤心。今日时局,政府腐败无能,官吏之贪污横暴史无前例,豪门资本凭借权势垄断经济,极尽压榨剥削之能事,国民经济崩溃,民不聊生。此皆蒋介石政府祸国殃民之罪恶,有志之士莫不痛心疾首,察军队为人民之武力,非为满足个人私欲之工具,理应救民于倒悬。今本军官兵一致同意,以军事行动反对内战,打倒蒋氏政权,以图挽救国家危亡,向民赎罪,拔自身于泥淖。 公乃长春军政首长,身系全城安危。为使长市军民无作无谓牺牲,长市地方不因战火而糜烂,望即反身自省,断然起义,同襄义举,则国家幸甚。竭诚奉达,敬候赐复,并祝戎绥! 曾泽生敬启 郑洞国看完后,对送信人说道:“曾军长要起义,请他自己考虑,要我和他一路,我不能干!” 郑洞国派参谋长杨友梅、长春市长尚传道等去见曾泽生,说道:“郑司令官因职务累身,不便前来,派我们来多多拜致副司令官,希望副司令从长计议。” 曾泽生冷笑道:“60军此举完全是为了拯救自身,拯救因我们打内战而在死亡线上的几十万长春老百姓,反对蒋氏政权,救国家于危亡,非与郑司令有隙。假如郑司令有这样看法,还请诸位回去,多作解释,我们已经决定这一正义行动。请你们转告郑先生,假如新7军愿和60军一起行动,我完全负责代为联络。假如他们要先把60军剿灭了,再突围也只有听便!” 10月17日午夜,60军向解放军交接防地后,悄然出城,开往九台并发出起义通电。 60军起义,郑洞国的后院起火,长春守敌更是人心惶惶。 周恩来为争取郑洞国起义,致电郑洞国: 兄今孤处危城,人心士气久已背离,蒋介石纵数令兄部突围,但已遭解放军重重包围,何能逃脱。曾军长此次举义,已为兄开一为人民立功自赎之门。届此祸福荣辱决于俄顷之际,兄宜回念当年黄埔之革命初衷,毅然重举反帝反封建大旗,率领长春全部守军,宣布反美反蒋,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赞成土地改革,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行列。 郑洞国接到电报后,颇有愚忠愚孝思想,不肯起义,不料防守长春西半部的新7军人心大乱,新7军军长李鸿于10月19日向解放军投降,长春遂告解放。郑洞国率少数人据守中央银行,至10月21日也放下武器。至此,国民党10万精锐集团全部就范。 我东北野战军攻克锦州后,立即向东北方面回师,从黑山、大虎山南北两翼合围廖耀湘兵团。 廖耀湘辽西兵团进犯彰武。廖得知解放军猛攻锦州,遂将辽西兵团置于彰武、新民之间新开河以东地区,以观动静。但蒋介石连电催促廖向锦州急进,并派参军罗泽闿监督。罗泽闿声色俱厉地对廖说:“战况危险和地形困难,不能成为不打仗的理由!” 罗泽闿回沈阳急电蒋介石告状。蒋介石立即手电严责,要廖耀湘亲率辽西兵团主力星夜渡新开河进占新立屯,再向锦州前进:“如再延误将以军法从事。” 解放军攻克锦州,辽西兵团好似是水上飘流着的两不靠岸的无根浮萍,退回沈阳,渡过三条大河,困难很多,即便成功,也只是慢性自杀,充其量,不过得到长春守军的结果;撤退营口,虽然有困难和危险,比仍然西进好些。正当廖耀湘反复权衡利害得失时,蒋介石命廖西进。 |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