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
会议即将开幕之际,北平曾一度雷电交加,但旋即雨过天晴,繁星满天。这被人们喻为新旧中国历史交替的象征——黑云压城、山雨满楼的动荡岁月过去了,旧中国的污泥浊水已被荡涤一清,代之而起的是一个生机勃勃的新世界,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 大会宣布开幕后,军乐队齐奏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同时在场外鸣放礼炮54响。全体代表起立,热烈鼓掌达5分钟之久。这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庄严时刻!毛泽东站起身来,以慷慨激昂的语调致开幕词。他郑重地宣告: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我们团结起来,以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打倒了内外压迫者,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了。我们的民族将从此列入爱好和平自由的世界各民族的大家庭,以勇敢而勤劳的姿态工作着,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同时也促进世界的和平和自由。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我们的革命已经获得全世界广大人民的同情和欢呼,我们的朋友遍于全世界…… 毛泽东的话,无疑说出了中国人民此时此刻的共同心声。代表们心潮澎湃,热泪盈眶,报以雷鸣般的掌声。 各民主党派、各界代表88人在会上发了言。特邀代表宋庆龄激动地说:“这是一个历史的跃进,一个建设的巨力,一个新中国的诞生!我们达到今天的历史地位,是由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唯一拥有人民大众力量的政党。孙中山先生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的胜利实现,因此得到了最可靠的保证。” 9月27日、29日,政协全体会议先后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纪年、国歌、国旗的四个议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关于选举中国人民政协全国委员会和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的规定》。 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一共开了口天。9月30日,举行最后一次会议,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陈毅、贺龙、李立三、林伯渠、叶剑英、何香凝、林彪、彭德怀、刘伯承、吴玉章、徐向前、彭真、薄一波、聂荣臻、周恩来、董必武、赛福鼎、饶漱石、陈嘉庚、罗荣桓、邓子恢、乌兰夫、徐特立、蔡畅、刘格平、马寅初、陈云、康生、林枫、马叙伦、郭沫若、张云逸、邓小平、高崇民、沈钧儒、沈雁冰、陈叔通、司徒美堂、李锡九、黄炎培、蔡廷锴、习仲勋、彭泽民、张治中、傅作义、李烛尘、李章达、章伯钧、程潜、张奚若、陈铭枢、谭平山、张难光、柳亚子、张东荪、龙云等56人为政府委员。 大会闭幕后,为了追念一百多年来在人民革命中前仆后继、英勇献身的人民英雄们,全体代表乘车前往天安门广场,举行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典礼。下午6时,奠基礼开始。在庄严的气氛中,周恩来代表大会主席团致词,全体代表脱帽静默致哀。然后,毛泽东满怀激情地朗声宣读了由他撰写的碑文(后经周恩来手书,携刻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 晚上,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盛大宴会,庆祝第一届人民政协会议的胜利闭幕。这一夜,毛泽东彻夜末眠。 黎明时分,毛泽东身上披着一件旧棉袄,手里拿着他连夜起草的准备向全世界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草稿,从容地步入周恩来办公室。周恩来从桌边站起来,问候道:“主席还没有休息?”毛泽东微笑道:“你也没有休息啊!”于是,他们在桌旁坐下来,共同商讨《公告》的措词。 10月1日下午2时,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在中南海勤政殿举行第一次会议,一致决议: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本政府的施政方针。 在这次会上,51岁的周恩来被任命为新中国的第一任政府首脑——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部长。此后,四位副总理分别由两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董必武、陈云和两位民主人士郭沫若、黄炎培担任。 下午3时,盛大而隆重的开国大典开始。古老巍峨的天安门城楼装饰一新,朱红色的宫墙、黄澄澄的琉璃瓦在秋阳的照耀下更加壮丽夺目,八只绦红色的宫灯垂着金黄色的流苏在微风中摆动,高高的楼檐上桂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的会标。宽阔的天安门广场上,聚集了30万群众队伍,到处是盈盈笑语,到处是鲜艳的红旗。在乐曲声中,容光焕发、神采奕奕的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领导人出现在金碧辉煌的天安门城楼上。顿时,广场上掌声雷动,彩旗飞舞,一片欢腾。从这一天开始,一个时代结束了,一个崭新的世纪开始了。 10月1日夜,海浪酒滔。蒋介石木然地站在“联华号”战舰的甲板上,一任风欧水溅,黯然神伤。有顷,蒋经国悄然走到蒋介石身旁,把一件风衣轻轻地披在他的身上,然后说:“父亲,毛泽东在北平宣布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了。” 蒋介石微微地点点头,没有说什么。 “他们宣布定都北平,并改北平为北京了。” 蒋介石还是没有答话,继续点点头。 “父亲,从毛泽东宣布的所谓政府名单看,有近一半是国民党的叛徒。” “在我所料之中,不去说这些了。”蒋介石终于开口说话了。 蒋经国立正站着,说了声“是!”然后等着父亲的训导。 “经儿,接下来,毛泽东会走哪几步棋呢?”蒋介石声音低沉地间道。 “忙于所谓的组阁,这是一;和我们争夺东南和中南数省,这是二;第三么,就是部署和我们在西南数省的决战。” 蒋介石满意地点了点头:“噢。那么,在毛泽东将要走出的这三步棋中,我们该动哪个棋子呢?”“我认为,他们下的组阁这步棋,我们没有制约的招数;和我们在西南数省决战虽然是决定全局胜负的大事,但那是在下完福建、两广这手残棋之后的事。我想,这也就是父亲匆忙由山城飞回台湾,又马不停蹄地奔波于台北、厦门、广州的所在。” 蒋经国这番话正说出了蒋介石心中所想,使蒋介石平添了几分欣慰。他猝然转过身来,说道:“俗话说得好,家贫出孝子,国难出英雄。就在为父败走麦城的一年之中,经儿变得成熟了。” “这都是父亲言传身教的结果。” 就在这样的气氛中,父子俩讨论起下一步的行动来。这且按下不表。 再说同日白天,在李宗仁官邸的办公室里,李与白崇禧、程思远、邱昌渭也正在用美国造的电子管收音机收听中共电台的实况转播。新中国的第一阵礼炮的轰鸣声,从喇叭里传出来,在空荡荡的房间里回响。接着,听见了毛泽东那充满自信心和自豪感的声音,也听见了震耳欲聋的群众欢呼声和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另一个富有生气的政府诞生了。广播结束后,四个人你看我,我看你,心情是沉重而酸涩的,谁也不开口说话。越沉默,越使人感到沉重。 李宗仁终于开口了。他脸色阴沉,语气平缓地说:“我,1月21日上台当代总统,是为了乞求和平而当的。为了这一点,我派代表团两次到北平去和谈。我抱着希望,希望可以签署和平协定。这样,历史上也算有了一笔,至少我是对和平有功的。可是。蒋介石他下了台却不甘寂寞,在幕后操纵、把持一切,我不能按自己的意志去签订和约,这个代总统当得多窝囊!”李宗仁悲叹不已地总结着他日个多月的代总统生涯,别人静静地听着。他继续说:“和谈破裂,解放军势如破竹,不久就渡江了。在4月22日杭州会谈时,我对蒋介石讲:‘我为和平而来,也要为和平的失败而退。’可是蒋介石当时却对我说:‘和是你,战也是你。我在幕后支持你!’他支持什么?他马上就食言了。我原本打算让健生的华中部队能立即开来保卫广州,蒋却从中作梗,把这支队伍开到广西去了。这样,南大门广州的命运,也就定了。我们在广州的日子也不会太长了。我们陷入今天这样可悲的境地,完全是蒋介石一手造成的!”广州已不是长久立足之地,他们将何去何从?白崇禧因为最近已被蒋介石拉了一把,灌了甜言蜜语,就再次对李宗仁说:“德公,去台湾怎么样?”李宗仁听了,勃然大怒,一拍桌子,又说了一遍上次说过的话:“王八蛋才去台湾!”他见在座的人都不再做声,便说:“我和老蒋已经决裂了!我前不久当面历数了他的种种错误,算是给他算了一次总账。这是我认识蒋介石以来,第一次当面指责他。我之所以不留任何余地,就是准备决裂而去了。这是我今生今世最后一次指责他了,不会再有这个机会了。他虽然只是唔唔诺诺,并且破天荒地承认自己有错误,但我清楚,他心里不把我恨死才怪呢。我要去台湾的话,无异于自投罗网,很可能成为张汉卿(张学良)第二。” 众人默然。 到了10月2日,有一件非同寻常的事蒋经国不能不向父亲报告:苏联宣布正式承认北京的中共政权,并宣布从广州召回原驻中华民国大使罗申。 蒋介石听了这一消息,脸上的表情依然显得很平静。他对儿子说:“此乃既定之事,且为必有之事。不过斯大林和毛泽东必会签订军事同盟,由苏联援助中共建立空军与海军,这将使我之处境更为艰难啊……” 是啊,如果苏联派飞机和舰艇协助中共攻打台湾及沿海诸岛屿,党国必陷灭顶之灾!蒋经国心头不禁一颤,催促父亲道:“近日广州形势很紧,不少街道贴出拥共标语。我看咱们还是及早回台湾吧!”蒋介石说:“不,去厦门!”蒋经国凄然地点点头。自来广州这些日子里,他已经三次陪父亲赴厦门了。 10月3日,蒋氏父子乘飞机离开广州回台湾,飞机降落后不到半小时,即遇上强台风袭击,故不能按原计划立刻赴厦门。 台风过后,蒋介石便于10月6日在基隆港乘“华联”号军舰去厦门。恰逢这天是中秋节,蒋介石最疼爱的孙子爱伦和孙女爱理,都哭着闹着非要与爷爷一起上船。蒋经国看着两个苦苦哀求的孩子,心头酸楚,也用一种近乎哀求的神情对父亲说:“难得今天是个团圆节,还是明天去厦门吧……” 蒋介石背着手,望着茫茫的海面,喃喃地说:“因台风已经耽搁两三天了,时间不容再拖。” 蒋经国见父亲毫无松动的表示,只好在开船前携妻子儿女到“华联”号军舰上吃了一顿团圆饭,算是把中秋节打发了。 下午2时,“华联”号启航。船过台湾海峡,明月才悬于水天之上,蒋氏父子凄然伤感地在船上赏月。 蒋经国在他的日记中写道:今日为中秋佳节,如果是太平盛世,人们必在家园共享天伦之乐。令则世乱时危,已无这等清福。母亲在美从事国民外交,尚未返国,我乃携同妻子乘车前往基隆,上“华联”轮陪父过节。下午2时启键,我亦抛妻儿,独自陪父去厦。父亲此行目的在解决汤恩伯将军之任命问题,予以劝慰,并部署阂厦军事也。夜间在船上赏月,想起父亲身为全民领袖,如此仆仆风尘,席不暇暖,食不甘味,重要节日亦不能在家稍息,而一般人尚在醉生梦死,争权夺利,良可叹也。 再说10月14日,解放军第四野战军主力及二野陈赓兵团自赣南、粤东两路夹击,一举攻克了华南重镇广州。被李宗仁称为国民党“流浪政府”的政权机关在李之率领下由广州迁往重庆。中国十多个沿海城市,只剩厦门还为国民党占据着。 解放军三野第十兵团司令员叶飞从情报上获悉:蒋介石虽多次赴厦门要汤恩伯死守,但汤思伯并没有坚守厦门的决心,悄悄把司令部所属机关移到小金门,毛森的巡防处也从厦门移至金门总部,军以上指挥机关移至军舰上办公。 叶飞向三野司令员陈毅报告:攻岛时机已到,应趁敌军士气瓦解之际,一鼓作气,拿下厦门、金门。 陈毅即刻电示:着部署攻取厦门,成功后再打金门。 10月15日,叶飞兵团跨海进攻厦门的战役从鼓浪屿拉开了序幕。到17日清晨,即将五星红旗插上了市中心的大楼顶上。 厦门一失,金门危在旦夕。18日,国民党第十二兵团司令官胡琏在海上给蒋介石去电,请示厦门失守后是不是让十二兵团撤回台湾?金门再也不能丢了!蒋介石下了决心,使出最后一着。他拍出两个电报:一个委任胡琏以十二兵团司令官名义兼任福建省主席,取代汤恩伯,主持金门防卫;另一个是命令由汕头乘船去舟山的第十九军,改航金门去接防。 蒋介石明白,中共若要渡海攻台,厦门港将是重要的集结出发地,只要金门牢牢地掌握在他的手中,共军虽攻占了厦门,也不敢轻举妄动渡海攻台。他虽然在陆地上无法抵御共军横扫千里的攻势,但共军还没有空军和海军,只要金门在握,他即能依恃自己尚未受到多大损失的海军、空军优势、可以着意经营福建沿海的几个岛屿作为台湾海峡的第一道防线,也可作为将来反攻大陆的第一个跳板。 10月23日,蒋介石不顾飓风警报之险,乘座舰亲赴金门布防,并将守岛兵力由原来的不足2万人增加到4万人之多,还特邀日本海战顾问根藤博(被蒋无罪释放的侵华战犯)任胡琏守岛总部的高级军事顾问。 蒋介石这一次没有召集守岛军官们作战前训令,而是单独召胡琏谈话:“金门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太重要了!你要不惜一切代价守住金门,若金门丢失,你就不要来见我了!”沉稳持重的胡琏只答了一个“是”字,向蒋介石打了个敬礼,就转身走了。 第二天,即10月24日晚上,叶飞兵团的3个加强团、1个加强营,乘木造帆船,用步兵轻武器,向具有现代化海、陆、空立体防御的国民党金门守军发起了进攻。25日凌晨,解放军顺利登上金门西北古宁头阵地。但胡琏援军很快赶到,迅速切断了解放军后路,并以优势兵力将登岛部队重重包围。激战到2了日,战斗以解放军失利而告结束。 这是中共三年解放战争以来损失最惨重的一次战斗,据核定,解放军共损失9086人(其中包括船工民夫350人)。 兵败金门,使中共领袖和军事统帅们对渡海作战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不能不加以严肃认真的思考:在现代战争条件下,没有制海权和制空权,仅仅靠木帆船横跨海峡解放台湾,势必会吃比金门失利更大的苦头。 10月31日,叶飞在厦门老虎山洞举行党委扩大会议时说:“我因轻敌,以为厦门已顺利取下,攻打金门也不过是弹指间事,结果造成莫大损失……”他写了一份报告,请前委、党中央给予严厉处分。 陈毅看了他的报告,说:“给你处分,我也有份。” 情况反映到毛泽东那里,毛泽东说:“金门失利,不是处分的问题,而是要接受教训的问题。” 不过尽管因金门失利而延缓了解放东南沿海诸岛的战斗进程,却未改变和动摇毛泽东一定要解放台湾的全局战略。若不是半年后美国在朝鲜半岛挑起战火,也许蒋介石经营台湾的历史会是另一种结局。 金门战后,台北国民党官方连续几天大张旗鼓地为之举行庆祝活动,此后几乎年年庆祝。后来,蒋介石还让中国电影公司专门拍了《金门岛风云》、《古宁头大捷》等故事片。 10月31日是蒋介石的生日。夜间,他独对孤灯,提笔自省:“本日为余63岁初度生日,过去之一年,实为乎生所未有最黑暗、最悲惨之一年。惟自问一片虞诚,对上帝,对国家,对人民之热情赤诚,始终如一,有加无已,自信必然护卫上帝教令,以完成其所赋予之使命耳。” 然后,又作《六三自箴》曰:“虚度六三,受耻招败,毋恼毋怒,莫矜莫慢。不愧不作,目足自反,小于何幸,独蒙神爱。惟危惟艰,自警自觉,复兴中华,再造民国。” 11月14日,蒋氏父子乘“美龄”号专机自台北飞抵重庆。 使蒋介石感到愤慨的是,当他走下飞机,却不见李代总统来迎接。 他问前来迎接的顾祝同、阎锡山:“德邻呢?他为何不来?”顾祝同说:“李代总统于昨天飞回桂林,拟转道香港赴美国治疗胃疾。” 阎锡山接着说:“德邻近日胃痛难忍,大夫劝他到国外治疗静养为要。此外,他也想趁治病期间,向美求援。” 蒋介石勃然大怒:“李德邻出国,既不辞职,亦不表示退意,仍以代总统身份向美求援,全是托词!如求援不遂,即留居国外不返,而置党国存亡于不顾,此纯为其个人利害打算,其所作所为,实卑劣无耻极矣!你们……你们不该放他走!”蒋介石又住进抗战期间曾住过的山洞林园。 然而距上次离渝仅月余光景,他的“以四川为核心”的大西南保卫战,如今变成了解放军“以四川为中心”的包围战。上次曾召见的十多位保卫大西南的主要将领,如今却很难再把他们召集到一起开会了。 现在,他只好召集阎锡山、顾祝同等空守府城的党政要员训话。他说:“几十万兵力困于蜀地,南撤之路已被截断,若知如此,该及早转至东南沿海,以保实力。此属桂系之罪愆,置党国危亡于不顾,打利己算盘,使大家无法统一意志,共赴国难。这无异自葬火坑,公私皆被断送。” 阎锡山说:“事到如今,总裁有何旨意,敬请明示。” 蒋介石说:“你们应抓紧整理迁台事务。从现在起,政府人员及家属应有计划迁移,不要惊动市民。” 顾祝同感慨地说:“还是总裁高瞻远瞩,着力于台湾为党国复兴基地。不然,我们将无立足之地啊!”阎锡山说:“古人有训:胜者自败于骄奢。毛泽东及其党羽不过是李自成者流,我倒是要看看共产党能稳坐几日江山!看他们是如何烂掉的,垮掉的!”蒋介石摆摆手,板着面孔说:“姑且不谈大陆被匪所执如何。政府迁台后,我决重新造党,确定改造方针。改造要旨,在湔雪全党过去之错误,彻底改正作风与领导方式,以改造革命之风气,对共产国际进行革命。凡不能在行动、生活与思想精神方面,彻底与共党斗争者,皆应自动退党,而让有为之志士革命建国也!我已在台创办了一所革命实践学校,负责调训党国栋梁、以期后继有望。” 众皆屏住呼吸,瞠目聆听。 蒋经国为父亲的要旨作注释:“总裁抱定破釜沉舟之决心来改造本党,绝无半点私念,全然出于公心。无非要大家重整旗鼓,自力更生,以达成反共复国之使命。” 第二天,蒋介石致电李宗仁,邀其“来渝共扶危局”。并放出风去:让白崇禧出组新阁,兼任国防部长。 李宗仁去意已决,白崇禧却再次抨然心动。 11月20日,李宗仁离开南宁飞香港。 机场上,白崇禧眼眶里滚动着泪水,呜咽着说:“大哥,你还有何吩咐?”李宗仁用颤抖的手紧紧抱着白崇禧的肩膀,说:“健生,世界上任何地方都可以去,唯独不可去台湾与老蒋为伍!切记,切记……” 不料这两位30余年患难相依、风雨同舟的密友从此一别,各奔东西,至死没有再得相见。 正是: 一别音容两渺茫, 从此海天各一方。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文分解。 |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