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
蒋介石6月22日抵达南昌后,就迫不及待地给朱绍良发电。 绍良兄: 中正抵达南昌,决先恢复南丰与南城间水 陆交通,请转告毛、许、周各师长,此次固守 南丰,牵制赤匪主力,勿使猖狂,厥功甚伟。孤 军奋斗,无任感慰,请为我代劳各将士为要。近情盼复。 蒋中正 民国二十年六月二十二日 蒋介石在南昌一方面忙着开会,调兵遣将全面部署进剿红军事宜,一方面同前线将领电报来往不断。当事情有了个头绪,他才静下心来,坐在软绵的真皮沙发上小憩。为了鼓舞士气,凝聚反共决心,蒋介石专门派人在南昌豫章公园中 山纪念堂为五师师长胡祖玉设立了祭奠灵堂 6月26日,凌晨4时起床,更衣洗漱完毕,调来车辆已是将近5点钟。何应钦起得更早,蒋介石还没有起床他早就在外等候了。一同驱车驶向豫章公园,沿途的街道上军警密布,三步一岗,五步一哨,防卫森严。5点钟多一点,蒋介石便到达豫章公园,早有先期到达的孙连仲、陈铭枢、陈诚、谭道源、韩德勤、关树人等师长接住,稍为休息,便来到灵堂之上。蒋介石一进肃穆的灵堂,就凄然泪下。他们祭奠完毕,蒋介石又抚棺大动,声泪俱下,甚是悲切,令在场的官员感动不已。使胡祖玉的家属和亲朋好友更是感动万分。在场的军官上前好言劝住,才止住哭泣。来到休息间,慰问家属,蒋介石说了许多赞扬和褒奖的话。 “祖玉兄,于广昌之役,殊死坚守,身先士卒,为国捐躯,树我党国楷模。三军将士,当舍身效仿。” 蒋介石随后又率众驱车穿过车水马龙的繁华街道,来到德胜门外檀致烈士陵园,祭奠北伐战争中牺牲的烈士。北伐战争中,蒋介石也曾率军来到南昌,参加南昌之战。他献上花圈,向烈士志哀。接着顺道又到了第二后方医院,看望受伤将士,拿出许多慰问品,赏赐伤病员。并要受伤将士静心疗养,鼓励他们早日康复出院,上前线杀敌立功。他告别感恩涕零的伤病员,驱车上了青云谱。 青云谱在南昌市的南郊定山桥附近,始建于东晋大兴四年,原为许逊的“净明真境”,以后历朝都曾有修缮续建。在清朝顺治十八年,号称八大仙人的朱良月和弟弟朱秋月,隐住于此。后人仰慕其名声,集资改建为青云圃。到了康熙年间,又把“圃”改为“谱”。八大仙人是明宁献王朱权的第九世孙,毕生爱好琴棋书画,把全部精力倾注于丹青之上,在艺术上另辟蹊径,对后人有很大的影响。谱内有各种神像雕塑和名人墨迹。蒋介石一行前呼后拥地到了青云谱,寺内的方丈出面接待,饱览青云谱美景。在此进过茶点,已是下午时光,又驱车到了南昌飞机场。 南昌飞机场的空军,早接到通知,已作好了一切准备。 蒋介石下车后,看到飞机排列成行,在阳光地照射下闪烁出无数个光斑;飞行员个个披挂整齐,人人雄赳赳、气昂昂。给蒋介石一种威武雄壮之感,令他大为动容。在他看来,有如此强大的空军和精湛技术的驾驶员,他朱、毛还不乖乖就擒。他对如此盛大的场面满意,他为有这么一支航空兵而自豪。再看看左右,全是精兵强将,人人经过炮火的洗礼,个个有同共军作战的经验。他心中暗喜,朱、毛共军休矣!下午4时,蒋介石风尘仆仆地回到了百花州。 为了进一步鼓励各位将军“剿匪”之决心,他早命人在百花州行营大厅里,摆上了十几桌丰盛的菜肴。桌前围坐着陈铭枢、朱绍良、孙连仲、陈诚、赵观涛、卫立煌、上官云相、谭道源、李云杰、韩德勤、关树人等将领。因蒋介石和夫人宋美龄、三个外国顾问未到场,众人都在小声私语、议论。他们有说有笑。朱绍良、孙连仲却笑不起来,或独坐或抽烟。 陈诚见朱绍良独坐不语,起身近前:“朱总指挥,如何独坐不语?” 朱绍良望着他似笑非笑地面孔,似乎有些不快,淡淡地说:“我同共军交过手,深知其厉害。进到共区大有鸟无林可栖,鱼无水可游之心态。此次进剿,以兄之愚见,前途未卜。” 陈诚不以为然地说:“老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大可不必!蒋委员长亲自督战,定能歼共军于赣南大山之 中。”’朱绍良:“但愿如此。老兄气盛,还需小心才是。” 陈诚见和他话不投机,悻悻而去。陈诚是浙江青田人,生于1898年,字辞修。早年考入河北保定军官学校,在炮兵科学习。毕业后分配到广州黄埔军校任教官、区队长、队长,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一师三团团长。在黄埔军校期间,受到校长蒋介石的青睐。据说他的妻子还是宋美龄做的大媒。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后,升任二十一师师长。不久,蒋介石把这个亲信调到南京,就任南京警备司令,后又改任十一师师长。陈诚身材不高,却显得很精干。其军事指挥才能也令人刮目相看。在蒋介石的一手培养下,又升任第八军军长。 这一次,“围剿”江西红军,蒋介石是拼上了血本。他陈诚理所当然的被调往前线。虽然,在国民党的军队里不乏蒋介石的学生,得意门生也有,但像陈诚这样被蒋介石垂青的确实不多。他陈诚也常常引为骄傲。朱绍良的话,也深深打痛了他的自尊心。 上官云相看在眼里。他知道陈诚同蒋介石的关系。当时,当官得有靠山。有了靠山就能青云直上,曾有古语说“朝里有人好做官”。他上官云相不糊涂,忙讨好地拉陈诚坐在身边的空位上,十分热情而关切地问:“老兄,何以动气?” 陈诚斜视了远座的朱绍良一眼:“败军之将,畏敌如虎,怎堪担当‘剿匪’之大任?” 上官云相狡诈地笑笑,探身过去,压低了声音:“听说在广昌,他脚底下抹油,比谁都跑得快。” “哼!” 陈诚又鄙夷地盯了朱绍良一眼:“广昌失守,胡祖玉师长捐躯。建宁城破,五十六师被歼三个多团,他还有何颜见江东父老。” “蒋委员长到!” 门外一声长呼,众将官立即起身。 蒋介石、宋美龄、英、日、德三国顾问在何应钦陪同下,缓缓步进大厅。大厅立时响起鼓掌声。 蒋介石等目不旁视地穿过大厅中间的通道。宋美龄却非常活跃,不失时机地同两边站立的将领互相握手问候。 “夫人好!” 将领连声问候,使这个爱讲排场,爱打扮,有着极强权力欲的女人,得到了满足和欣慰。 蒋介石先到上首大圆桌前落坐。礼仪小姐递上热毛巾,他擦擦脸和手。宋美龄随后在他的身边落座。蒋介石用他那贯有的机敏,深邃而又阴鸷的目光扫视鼓掌的众军政要员,并用双手示意众人落座,众军政要员才停止鼓掌落座。 蒋介石清清嗓门,大声地说:“诸位,我携同夫人和三国顾问赴南昌,证明我‘剿匪’之决心。鉴于上两次‘围剿’之教训,我请来了英、日、德三国顾问随军指导,采取‘厚集兵力,分路围攻、长驱直入’之战术。只要众人齐心协力,定将‘匪患’扫除!一举歼灭在赣南大山之中!” 他讲到得意之时,不由拍案而起,继续讲道:“党国遭如此灾难,如何让总理安眠。此次决战,望各路将士忠诚戮力,舍命疆场,师长未退,旅长先退者,杀无赦,旅长未退,团营连长先退者,杀无赦!” 蒋介石讲完引起一片掌声。 宋美龄缓缓而起,用她那莺歌燕语般的声音,介绍了三国顾问。最后她说:“请英国顾问先生讲话。”接着用英语对英国顾问讲了一番。英国军事顾问也不推迟,立起他那高大的身躯,讲了一番。宋美龄作翻译:“各位将军们,我受英国 首相重托,来到东方的中国,效命于蒋委员长,进剿‘共匪’,解决匪乱,建设一个平等、博爱之人民大国!” 众军政要员拍掌。蒋介石也轻拍了几下,宣布宴会开始。 “各位将领将赴前线,效命党国。特设此宴,为诸位送行,请举杯。”他先举起了手中的杯。 众军政要员共同举杯。这时,有人倍受感动,竟发出抽泣声。宴会厅出现一阵骚动,蒋介石拭目而视。 陈诚大声道:“愿效忠党国,舍命杀场,万死不辞!” 众人也异口同声道:“愿为党国效劳!” 蒋介石感慨万千,动情地说:“不日,吾将巡视前线,经抚州至南丰,亲督各军,各路军务必积极进剿。今晚一醉方休。” 宴会6时方散,各将领因明日即将奔赴前线,宴会一散都回了各自的下榻处。 陈诚赶到了抚州前线,立即向南昌的蒋介石发来了效忠电。 校长: 学生,率军临敌无不感激校长栽培。今日 时局知之危殆,祸机知剧烈,殆十倍于咸同之 世。职当小心谨慎,以盛气临之。但求有补于 党国,勿辱及钧座,寸心无悔憾,其他非所知也。 学生辞修 民国二十年六月二十九日 蒋介石接到陈诚的来电,甚是高兴,立即回电。 辞修弟: 来电悉,甚慰。古云,战阵之事,恃强者 是败机,敬戒者是胜机。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临战之妙,存乎一心。能战虽失算亦胜,不能战虽胜算亦败。请弟慎出之。 蒋中正 民国二十年六月二十九日 蒋介石在7月2日,临出发前,又向右翼军总指挥陈铭枢发电,告诉他,他先到左翼军巡视,从抚州到南城,而后再到右翼军巡视。 抚州是一座美丽的小城。抚水穿城而过,给小城人民带来了很多的方便。俗话讲有仙则灵,有水则秀。水给人民提供了舟楫灌溉之利,眼前也为蒋介石“围剿”红军提供了方便。 蒋介石一到抚州,就在宋美龄和何应钦等人的陪同下,立即检查江防情况。他们一行立于江边仔细检查江防情况。江中有战舰游戈,江岸有林立的士兵。 宋美龄则是个大忙人,不断地同英、日、德三国顾问轮换着用英语交谈。何应钦则不离蒋介石左右,指点着江岸城防向蒋介石汇报情况。 蒋介石面对抚水,说:“抚水为南昌之屏障,决不可有丝毫险失。” 何应钦:“请校长放心,有了前次进剿的经验,学生绝不托大,一定克尽职守,确保抚州万无一失。” 蒋介石一再告戒他:“赤匪一日未灭,则责任一日未尽,叛乱一日未平,则职务一日未了,务必于短期内削平,完成统一。” 何应钦十分了解这位统帅此时的心情。 蒋介石奔波了一整天,到晚方才回到设在抚州的左路军指挥部。 晚饭后,他来到一间豪华的卧室,翻阅当天的报纸。何应钦进来,向他报告情况:“校长,陈诚、罗卓英部攻占黎川后,不见共军踪影,接着又会同朱绍良夹击南丰,其时共军已转移。” 蒋介石放下手中的报纸,愣了半天,而后说:“共军不敢同我军正面决战,定向广昌逃窜,立即电令陈诚、赵观涛部向广昌追击共军。同时命令蒋鼎文部紧随陈、赵之后,以为策应……电令朱绍良部,从南丰向西南黄陂、龙冈进军。” 何应钦离去后,蒋介石仍觉不放心,又亲自起草一份电文,交由电台发出。电文如下: 朱、孙、陈: 中正刻抵临川,前来巡视,此次我军左翼 兵力数倍于赤匪,对于侧背之掩护兵力尤为雄 厚,故我前方各路之进击部队,尽可能专心挺 进,绝无后顾之忧。且挺进部队以寻求匪军主 力为目的,故进度愈急速愈为得机。但行军间 之前卫部队如一遇匪军,即应停止,一面详查 敌情之虚实,一面选择据点构筑工事。如遇强 匪则暂取守势,列阵抵抗,切勿急攻散斗,免 中匪军狡计也。惟运用之妙在乎一心,贵在相 机应变,此乃特举所见,以期稳健而已。希各 官长审慎之。 蒋介石 民国二十年七月三日 前线的朱绍良、孙连仲、陈诚收到蒋介石的电报,稳扎稳打,慢慢向前推进。赵观涛率领第一路进击军和陈诚率领的第二路进击军,于7月5日占领黎川。在6日,赵观涛率军向樟村、康都推进;陈诚率军向大洋源推进。总预备队由卫立煌率领大部进驻黎川,一部到达德胜关。朱绍良的第三军团完成对第一、二进击军的掩护任务后,也从南城、南丰出发,攻占新丰以南地区。蒋鼎文的第四进击军,则防守临川和南城之间地区。 目前,在这个地区作战的红军,仅仅是独立第四、五师和红三军的第九师以及红四军的第十二师,加上地方游击队。 蒋介石以为遇上了红军的主力,所以,三番五次的向各路将领不断地发电,实行遥控指挥。 红军主力主动退却后,在南丰附近山区坚守的赤卫军正在组织疏散。村中家家扶老携幼,背着东西,打着衣物,牵着牛羊走向村外。赤卫军队员背着枪或担、或抬有条不紊地搬运粮食。在村口的树林里、池塘边,村民正忙着掩埋铁锅和其他东西。 在村外的叉道上,一边是山,一边是将要成熟的稻谷。孙连长带领一队赤卫军路过这里,正和疏散、坚壁清野的村民相遇。孙连长看见孙老爹,腰里插着镰刀,背上背着花包袱,肩头还扛着舂米用的舂棒。孙连长热情地打招呼:“孙老爹,辛苦啊!” 孙老爹是贫农团的积极分子,嗓门大、声音宏亮:“辛苦!干什么不辛苦?种田还要面朝黄土背朝天,日晒雨淋哪。闹革命打‘刮民党’,还能怕苦?” 孙连长走到他身边,开玩笑地说:“老爹,背这玩意上山,还嫌山里石头少呀?” 孙老爹却是一本正经:“呵!它可不能留在家,你看新稻快熟了,让敌人干瞪眼吃不上。等咱们主力把‘刮民党’消灭以后,老子还要回来用它舂新米,好好招待你们哩!” 他的话既风趣又自信,逗得大家都笑了。 孙连长见队伍上了山,忙同孙老爹告别,上山追队伍去了。 在一个山凹处、竹林旁早有疏散的村民在此安营扎寨,有的煮米做饭,有的做针线活。小孩子则在母亲怀里安祥地吃着奶,还有的在编草鞋、修竹杖,也有负责站岗的。孙连长带队伍走来,热情地同村民打招呼,“老表们好。”村民都认得他,迎上来有的送水,有的送东西,洋溢着军民一家亲密无间的气氛。一位老太太掂起一大串草鞋,递给孙连长。孙连长连忙推辞:“还有。”“拿着!跑山路费鞋。”老太太把草鞋硬是塞给他一双。她还依次分发给每个赤卫队员一双。 孙连长他们离开这里,登上山顶,居高临下,田野历历在目。孙连长找来三个排长,望着山下的公路和远处冒烟的村庄布置任务。三个排长领命,召集各自的排,分三处带开。 一个排用砍刀砍下树干,从山上往下撬石头,阻断交通。 一个排则下到路上挖沟断路…… 他们干了大半天,正坐在一起休息。这时,一个负责监视的赤卫军队员跑来报告:“连长,一个营的敌人,朝这里来了。” 孙连长命令大家隐蔽起来,作好战斗准备。他又下到山下检查一遍路障,最后一个离开。 在山路上,敌人由三路纵队前进。最前面是一个尖刀连开路,接着是抬着机枪、迫击炮的队伍,再后面是大部队。敌军来到路障处,速度显然慢了下来。打着机枪和迫击炮的士兵行动不便。 在山上严阵以待的赤卫军,听到孙连长“打”的命令,一起开了火。密集的枪声,打得敌人晕头转向,死伤不少。敌人也在慌乱中迅速展开战斗,向山上射击。 孙连长又指挥打了一阵后,命令撤出战斗,迅速翻过山头。走了好远,还听到背后传来的枪声。 敌人打了一阵,不见一点动静,到山上又搜索一阵,连个赤卫军的影子都没有。这才胆战心惊地抬着伤员继续前进。 太阳落山,赶到一个小山村,只见家家关门闭户。敌营长带人砸开一家房门,屋内空空无一用物。锅灶无锅,只剩下一个烂锅台。敌营长气恼地将锅台一脚蹬塌。好像把一切不满都发泄在这里。他气恼地走到屋外没好气吩咐道:“快向指挥部报告,没有发现红军主力,只有小股游击队。”他们是朱绍良的先头部队。 在抚州巡视的蒋介石正在同英、日、德顾问商讨事情,宋美龄充当翻译。何应钦拿着一叠电报进来交给蒋介石。蒋介石接过看后,满腹疑团地起身徘徊起来。三国顾问不解地看着突然变化的蒋介石,再看看宋美龄。他们相互看看,无可奈何地耸耸肩。 蒋介石停在何应钦面前,面带疑惑地说:“朱绍良、赵观涛、陈诚部由北向南推进,一直未发现共军主力,只有游击队的骚扰。共军不与我军决战,其意图是……”何应钦也被当前的军情给弄糊涂了:“我军十倍于敌。 ‘共匪’不战而退,这里面肯定有文章……” “他们再做什么文章啊?” “学生以为,他们是在跟我们捉迷藏。” “说得对!” 蒋介石断然道:“派飞机侦察,一定要弄清共军主力流窜到了何处!要紧紧咬住。我们以前吃亏,就吃在军情不明上。” 进入红区的国民党军队,自蒋介石到南昌督阵以来,信心十足、气势汹汹地由北向南齐头并进。经过十多天的推进,虽没有遇上红军的主力,却遇到了负责牵制敌人的留守部队和地方游击队的顽强抵抗。开始以为遇上了红军主力,欣喜若狂地拼命反抗,打到后来才知上了当。于是,就恼羞成怒,把气出在当地老百姓身上,见人不杀就抓,遇村镇不抢就放火烧房烧屋。一时间,敌人所到之处,家家被抢,村村冒烟。 红军主力到了那里去呢? 毛泽东洞察一切,熟知蒋介石用兵之道。在6月30日,于康都召开了临时总前委会议,大家统一了思想认识,决定还是采取毛泽东的战略战术原则“诱敌深入”。同时留一小部 分部队配合地方游击队牵制敌人 7月10日,总部机关到达瑞金以北的壬田。毛泽东、朱德在一处密林中召开军以上领导会议。大家都很随便地席地而坐。 会议已经开了好一会。毛泽东打着手势,进一步阐述自己的观点:“敌人气势汹汹,长驱直入,我军避其锋芒,来一个‘千里回师’。首先绕敌于背后,先打其后路。由兴国突破富田,然后由西向东横扫,甩敌于赣南,避其主力,打其虚弱之敌!” 朱德同意毛泽东的意见,他让代参谋长郭化若把总部的意见和计划告诉大家,听听大家有什么意见。郭化若捡起一个小木棍,在地上边画边讲当前的军事态势:“目前,敌第一、第二进击军占领黎川和德胜关,敌第三军团在新丰及以南地区活动,敌第四军团为左翼集团军预备队,也在南城以北地区。种种迹象表明,敌军将向南快速推进。我军‘千里回师’必须以急行军的速度,沿着闽西、赣南的山岭小道向西疾进。” 大家听后,都在思索这个决策的可行性。林彪听后提出自己的看法和问题。“眼下正值盛夏,每天要走一百里的山路。 在烈日下行军,全副武装的战士怕经受不住,尤其是还有些重武器,影响行军速度,再加上中暑、发疟疾,这些因素都要考虑进去。” 罗炳辉也有一些担心:“这样一来,收容队的负担会重一些。”其他人也讲了一些意见和问题。一直静听没言语的朱德发了话:“这个问题提得好,我建议:各军的重型武器,尤其是迫击炮,可以先埋起来,等胜利后再来取。天气、病号、生活等问题,要有思想准备。但我们必须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各军的行军路线和任务,都已明确,务必按时到指定地域集中。” 这时,天空传来飞机的引擎轰鸣声,众人望着天空。 天空出现了三架飞机,飞机飞得较低,无目标地投下几颗炸弹后就调头飞去。一颗炸弹就在总部开会的附近爆炸,还有几颗在山坡、小塘中爆炸,林中的千军万马,无有一丝惊慌,宣传队演节目仍在进行,没有受到一丝一毫的影响。毛泽东问:“大家还有问题吗?凡事欲则立,不欲则废,尽可能考虑周全、多设想些困难。” 朱德:“看来大家没什么啰。没有意见就照总部的命令行事吧。” 众人起身,向着不同的方向离去。 毛泽东点燃香烟抽了一口,对朱德说:“咱也轻松一下,走,看节目去。” 俩人朝着演出方向走去。当毛泽东、朱德走到演出地点,节目已演完,队伍正撤离演出现场。小演员正在卸装。 毛泽东遗憾地看看朱德说:“我们没得眼福,来晚啰。” 小演员看见毛泽东、朱德来了,一下子全围了上来,有说有笑。 朱德关切地问:“小鬼们,辛苦吗?” “不辛苦,行军打仗那才叫辛苦呢。” “首长不仅同我们一起行军,而且还要日夜操劳,才辛苦呢。” 毛泽东开玩笑地说:“我们红军不发赏,生活上又没得肉吃,天天行军打仗,怎么能不辛苦?可我们今天吃苦,为的是大家将来不吃苦。小鬼,你们说对不?” “对!” 小演员齐声回答。 毛泽东继续说:“就拿你们来说吧,同战士一样的行军打仗,到了宿营地,战士们休息了,你们还得编排节目、演节目,也是很辛苦的啰。这次转移,我们叫‘千里回师’,你们不仅要跟上队伍,而且还要搞好宣传鼓动工作。千万不要哭鼻子哟。”毛泽东的话把大家逗笑了。 总部的会一散,彭德怀就匆匆赶回军团,立即布置刚成立不久的炮兵连,处理重型武器。大家一时想不通,经过耐心说服,大家才勉强接受。 行军路上,7月流火。 两山相夹的路上,长长的红军主力队伍大踏步地向西南转移。战士们背着全部行装,在烈日下行军,个个汗水流淌。 脚下打泡的同志,自己的枪支早被战友们抢去。还有的战士拄着竹棍坚持着走在队伍中。有的病号被人掺着。 中午时刻,烈日炎炎。三个年轻的女宣传队员站在路旁的一块大石头上,精神实足地打着竹板,做宣传鼓动工作。她们没有现成的段子,全是所见所闻,触景生情,现场发挥。她们看见行军队伍中,战士争相帮助身体差的同志扛枪背背包。 随口言道: 天气热,蚊虫叮, 有的同志生了病, 你帮我,我帮你, 大家讲的是友情。 队伍中的战士们听后笑了,身上也来了精神,走得更快更欢。 叫同志,你别笑, 你们脚上打了泡, 千里回师大转移, 为的消灭蒋介石!毛泽东、朱德每人手拿着木棍,走了过来。 同志们,你们看, 毛总政委在前面, 一路走,一路算, 牵着敌人鼻子转。 蒋介石,着了急, 三十万军到江西, 妄图踏平根据地, 不知红军在哪里。 队伍中响起一片笑声。毛泽东走到石头旁边,示意警卫员吴吉清把水壶递过去:“小鬼,喝口水。”三个小宣传队员异口同声地说“首长,不渴。”毛泽东看着他们汗湿的军装: “喝吧,你们比别人付出的体力多,喝了会更好地打快板呀。” 他边说边比划。 朱德也催促道:“喝嘛,这也是命令。” 毛、朱关切地望着他们。 水壶到了她们手里,你让给我,我又让给你,谁也不先喝。行进的队伍中,战士们深受感动。有的大声说道:“宣传员同志,喝吧。” 她们三人,相互看着,下了很大决心,才一人饮了一口。 毛泽东满意地说声:“小鬼,再见了。” “首长再见!” 朱老总,真威风, 一直走在队伍中, 敌人闻风就逃命, 蒋介石也怕我们的总司令。 红军主力在毛泽东和朱德的率领下,翻山越岭,过河涉水,大踏步地转移,快速行军。在7月22日到达于都以北的银坑和琵琶垄地区,同先期到达的红三军主力,以及红三十五军、红七军会合。在此,稍经休整,又继续向北转移。于7月28日到达了退却终点,兴国以北的高兴圩地区,整军待命,寻机歼敌。 而敌人,一路上紧追不舍,就是不见红军主力踪影。虽未打大仗,打恶仗,沿途不断受到游击队的骚扰,损失也不少。 陈诚率领敌第二路进击军开进宁都,封锁了各个路口。陈诚、罗卓英坐在滑竿上,由人抬着来到梅江江边,下了滑竿,望着江对面起伏连绵的山峦和下游的水口塔。陈诚注视着滔滔江水,说:“我们从南丰经广昌,一路南下到宁都,连共军的影子都没见着。” 罗卓英是他手下的十一师师长,也心情不快地说:“一路辛苦不说,还吃了不少的亏。共军向来行动诡秘。” 此时,参谋长走来报告,说:“赵司令官来电,他们已到了固厚,也未发现共军主力。” 陈诚、罗卓英俩人对视着,甚是疑惑。 陈诚对身后的机要人员吩咐道:“向蒋委员长发报。” 从前线回到抚州的蒋介石,穿着浅灰色真丝罗长褂,正襟危坐在沙发上看当日报纸。从外表上看,他今日心情尚可。 宋美龄打扮入时,胳膊上挎着个精美的小包庄重大方地走过来:“达令。” 蒋介石放下手中的报纸:“夫人。” 宋美龄:“达令,今晚有个舞会,我邀了三国顾问一同参加。” 蒋介石慢不经心地说:“夫人自便。” 宋美龄满怀喜悦地退出,来到豪华的舞厅。宋美龄带三国顾问步入舞厅,早已恭候的军政要员和礼仪小姐热烈欢迎。 他们在指定的位置上落座后,宋美龄吩咐道:“开始吧!” 乐队奏乐,气氛融融,大灯熄灭,彩灯闪烁。 宋美龄步入舞池,邀请英国顾问出场,他们随着美妙的音乐,踏着轻快的节奏,轻盈、潇洒的舞步迎来了一片喝彩声。其他官员也按奈不住,拉起自己意中的女郎,一起进入舞池。 宋美龄在这里踏着轻快的舞曲,转动于闪烁的灯光中。那里的蒋介石又遇到了不顺心的事。 蒋介石看着报纸,突然起身走到军用挂图前,按着报纸报道的内容在地图上寻找什么。何应钦从外进来,向他报告军情,手中拿着一卷电报,立在蒋介石身旁:“校长,前线拍来了电报。” 蒋介石没有回身,用手示意他念。 何应钦翻动着电报念道:“赵观涛率第一路进击军和陈诚率第二路进击军,已攻占宁都、固厚;朱绍良率第三军团由新丰向南推进到洽林一线;上官云相率第三路进击军攻占沙溪、莲塘一线;孙连仲率第二军团推进到大金竹一线。蔡廷锴第一军团推到富田、东固、崇贤一线。”蒋介石在何应钦念电报之时,他用笔在地图上标上记号,最后将此连接起来,形成个大弧形。如此态势前所未有。蒋介石喜形于色。“发报:通令嘉奖各部将士,望各司令长官不遗余力,率部奋勇追击共军,限期将朱、毛歼灭在赣南山区。第一、二路进击军推进迅速,为各路军楷模。传令嘉奖。” “报告。”少将高参进到大厅。 蒋介石注视进来的少将高参。 “校长,南京来电。”少将高参小心翼翼地说。 “有大事吗?没什么大事,就由他们代劳了,我在赣专心剿共。”蒋介石听说南京电报,略有不悦。 “校长,是……”少将高参也不知电报所讲是否大事,他迟疑、犹豫,有些进退两难。 蒋介石问道:“电报里讲些何事啊?” 原来,因胡汉民事件,弄得国民党内四分五裂。他为了全力对付江西红军,迫于形势,不得不采取妥协的手法,作出一些让步。在这“剿匪”的关键时刻,后院怎么又起波澜?反对派要求释放胡汉民。 蒋介石发了一通火后,鉴于目前局势,思考后转向何应钦,讲道:“敬之,我在这里多有不便,明日返回。你也尽快督军同西路的陈铭枢军快速形成合围,不给共军以任何喘息之机,彻底歼灭他们。同时电告陈、赵两部,快速催军向古龙冈追击!” 蒋介石这次返回南昌是乘坐的民船,经过一个下午和一个夜晚的长途旅行,于7月17日拂晓,在距离南昌四五十里的杨家渡弃船上岸步行到青云谱附近的莲塘车站,被熊式辉接住,乘车回到百花州。9时又参加了胡祖玉的葬礼。 于此同时,陈诚率军精疲力尽地绕山疾行,到了古龙冈。 陈诚坐在马背上用望远镜观察前方。前方一匹快马向他这个方向飞奔而来。只见快骑到了陈诚面前动作利索地跳下马背,向他报告:“前方没有发现共军的行踪。” 陈诚听后愣了半天,不由自语道:“共军是要累死我陈诚,拖死赵观涛啊。共军究竟到了什么地方?” 红军主力整齐地开进了高兴圩。道路两旁早已聚集着许多男女老幼群众,像迎接久别的亲人一样,热情的欢迎红军队伍。有的送水,有的送鸡蛋,有的送草鞋,还有的儿童拿着扇子,给行走的红军战士扇风。 队伍停下,分别到指定的地方宿营。战士刚放下背包,一群年轻的妇女,手提着篮子进来,抢战士们的脏衣服,有些战士不好意思,把脏衣服藏起来,还是被她们搜去了。小河边,成群结队的妇女,有的给战士洗衣服,有的在小河边晒衣服,还有的坐在树荫处,缝补衣服。她们手里忙着,口里哼着山歌,真是一番喜气洋洋的热闹景象,根本看不出一丝战争中的景象。 而这里的男人,则正在砍伐竹子,制做担架。平时冷清的山村,一下子来了这么多部队,变得异常热闹,到处是欢歌笑语。 毛泽东、朱德二人走在村口。村里支前的担架队,洗衣服的妇女,搞宣传的宣传队员你进我出。他们不管认识还是不认识都同毛、朱俩人打招乎。 毛泽东对朱德说:“利用战前空隙,部队已经得到休整。 老总千里回师,没骑过一次马,这几日只顾操劳也未休息好啊。” 朱德也笑着说:“你不也没有骑马,把马让给了伤病员骑,我是晓得的。” 毛泽东笑笑:“总之,这次休整,部队体力得到了恢复,又经过政治动员,士气正旺,‘请战书’送来了不少啊!” 朱德:“这一仗怎么打?我们要慎重,蒋介石把老本都拚上了。” “现在我们就这么一块根据地啰。”毛泽东用手比划着: “敌人三面包围,以为我们要向西渡赣江突围。咱们就利用他们这个错觉,向北到熟悉的地区去打敌人。” 朱德担心地说:“参谋处不知把敌情搞出来没有?” 毛泽东:“敌情通报出来后,咱们再很好地研究一下,做到万无一失,首战必胜。” 他俩人刚走进红军总部,代参谋长郭化若就把标记好的地图呈到了他们面前。毛泽东、朱德仔细查看。郭化若在一边讲解:“各路军正在向兴国方向急进,仅有三个团防守富田、陂头。照这个态势,富田以东,敌兵力较薄弱。”毛泽东指着地图,挥动手臂:“避开敌主力,我军主力由高兴圩秘密向北转移,突破富田这一点,而后由西向东横扫。”朱德也认为这个决策好。“待敌发觉,其主力向北回救,我军就乘其疲惫,寻机歼敌一部。” 毛泽东历来善于征求部下的意见。他又问郭化若:“参谋长还有什么打算?”郭化若在他们面前也是有什么讲什么: “乘敌还未合围,应该向北突破,歼灭富田之敌。”毛泽东要求部队:“这次行动,要快!” 当晚,朱德总司令下达了主力部队,向富田突进的命令。 部队是有令就行。傍晚,红军主力开始出发向北开进。部队越走天越黑。王良师长、李赐凡政委正在同部队一起行军。 军部骑兵通信员骑马奔过来:“军首长命令部队,原路返回。” 王良吃惊地问:“原路返回,为什么?” 军部骑兵通信员:“听林彪军长讲,我们北进的行动被敌发觉,陈诚、罗卓英两个师,已先期到达富田,正在抢修工事。总部首长命令放弃有准备之敌,返回待机歼敌。”通信员说完,调转马头向来的方向打马而去。 王良同李赐凡小声商量一下后,叫来师部骑兵通信员: “你快速到前面,通知部队停止前进,原路返回!” 通信员问:“如果团长们问为什么返回,我怎么回答?” 王良师长告诉他:“你就说这是总部首长的命令。去吧!” “是!” 师部骑兵通信员跃上马背,猛抽一鞭,马驮着通信员向前疾驰而去。 部队由原来的前队变后队,后队变前队,原路返回。王良、李赐凡俩人立在路边的高处,检查部队向南回师情况。部队无声无息地前进,俩人大为放心。 部队返回高兴圩附近的山林中,高密度地集中在一起,正在做打仗前的准备工作。有的搞马匹伪装,有的在发光的铁桶等物上涂黑灰,有的把能发响的铁锹、锅、铲用布包裹,有的进行动员,讲行军中的注意事项。 天空传来了飞机的引擎声。接着几架飞机超低空飞行,用机枪扫射树林,处境十分危险,有些战士受伤后,在无声地包扎。战前准备工作仍在进行,没有丝毫慌乱的现象。自蒋介石发动第三次“围剿”以来,侦察机、战斗机频繁地飞到赣南上空,早已是司空见惯。战士也知道他们是无目标地乱射,根本不用惧怕。 飞机飞过红军集结的上空,接着又有几架飞机飞临上空,无目标地投掷几枚炸弹。炸弹在树林中,山顶上,田地中爆炸。在红军总部里,炸弹的爆炸声,把房子都震动了,尘土不断下落,弄了朱德一头。朱德摘下帽子拍打着身上的尘土。 毛泽东好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仍考虑着兵力如何使用的问题。只见他缓缓直起身说:“敌变我变。红三十五军、红十二军、第三十五师和独立第四师连同地方武装,向万安、良口方向佯动,造成我军主力西渡赣江之态势。将赵观畴和陈诚的第一第二路进击军引向赣江一线。同时将蔡廷锴的第一军团牵制在崇贤、东固地区之间。我军主力乘机向东歼灭莲塘方向上官云相的第三路进击军。”最后,毛泽东提醒大家注意:“要求部队高度隐蔽行动。不能出现一丝一毫的差错。我军的行动路线,是在崇贤和兴国之间敌军尚未合拢的二十里宽的结合部中间地带通过。这二十里宽的中间地带有没有敌人的侦察部队,很难预料。因此,速度要快,要高度机密。” “报告!” “进来!” 朱德。 刘参谋进来报告,说是“兴国、宁都、永丰三县已分别召开了会议,为配合这次行动,要求村镇,除坚壁清野外,家家户户的鸡、狗和牲畜都进行了控制,保证部队所到之处不发生一点响声。”朱德赞叹道:“地方政府想得很周到。总部人员要深入下去,检查各部准备工作做得如何?” 毛泽东、朱德首先来到在树林中隐蔽集结的红四军驻地。 正在议论纷纷的战士,老远看见走来的两位老总,又发出一通感慨。 “快看,两位老总来了。” “一定有大的行动。” 一个战士开玩笑地说:“你咋知道?” “你才当兵几天,凡是有重大行动,两位老总都会到部队检查工作。懂不,这叫体察民情,为的是万无一失。”一个老兵自豪地说。 毛泽东走过来热情地问:“小鬼,都准备好了吗?” 老兵回答:“报告首长,准备好了!” 朱德像是有意考他,又问道:“都准备好什么了?” 老兵站得正正规规地报告:“行军中不讲话,不弄出声音,还有……” 这时林彪走过来。毛泽东问他部队情绪如何?林彪回答说:“我就是来请示何时行动的。战士们求战心切,各师团的决心书,求战书递来了这么多。”这时他俩人才看清,林彪手中拿着厚厚一叠“请战书”。 朱德:“不要急,只要准备好了……”林彪抢先道:“准备好了!” 郭化若匆匆走来:“林军长,正要给你送命令去。怎么,等急了?” 林彪难得多说一句话。这一次他破例地开玩笑说:“你不急?我看你比我还急。” 郭化若笑着递上作战命令:“行军路线、出发时间、集结地点都在上面,马上去布置吧。” 毛泽东又强调道:“这次主力穿插迂回,采取的是中间突破,也是第三次反‘围剿’成败的关键。告诉同志们,一定要做到万无一失。” 朱德形象地说:“一失万无啊!” “请总部首长放心。”林彪接命令后,快速离去。 毛泽东望着他离去的背影说:“他这个人,打仗还是有两下子的。”说着回头问郭化若:“总部也准备好了吗?” 郭化若回答:“准备好了。天一黑,就开始行动。” |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