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
※ ※ ※ 话说1936年2月下旬的东京,寒气未尽,漫天的雪花飘飘洒洒,整个首都白茫茫一片。2月26日的凌晨,人们还在温暖的家中安睡,整个城市处在静谧之中。 令人意外的是,保卫首都的日本第一师团及京畿近卫师团中的1500名官兵,此时正全副武装地开出市内的兵营,兵分几路,踏着积雪,神速般占领了首相府、主要的军政机关及各大臣住宅,并一举歼灭内阁政府的主要阁员和一批元老重臣。 这批人是日本军队中的皇道派军人。皇道派是军队里两大法西斯派别中最强悍激进的一派。它的成员和同情者不仅遍布整个军队系统,而且在政界也有强有力的支持者。他们狂热崇拜国粹主义,鼓吹军人替行皇道,要内阁将权力移交军部。 军队中的另一派是统制派。统制派要求建立总体战的体制并要求加强对军队的统治。两派的斗争愈演愈烈。不少皇道派军人热衷于暗杀与政变,一心想把统制派赶尽杀绝。 这次占领首都各主要地区的头目是村中孝次、矶部浅一等人,他们自称"维新部队"。 随着枪炮声剧烈地震响,人们才被惊醒,恐怖万分,猜测着发生可怕的事件。 政变军迅速攻进了首相府、警视厅、陆军省、内务省、参谋本部等中枢机构,并同时占领了《朝日新闻》社等报社电台。其它冲进各大臣寓所的部队,分别将内大臣斋藤实、大藏大臣高桥是清、教育总监渡边锭太郎、中央侍长铃术贯太郎等就地处决。藏相高桥是清因中数枪后尚未死,军人们竟一共给了他47枪,最后还在他的尸体上捅了几十刺刀。另一支政变军在占领永田町的首相官邸时,误以为与冈田启介首相容貌相似的冈田的堂弟松尾大佐就是首相,因而当场把他击毙。而冈田首相当晚与女秘书小原千代同睡于另一房间才侥幸有片刻时间得以越窗而逃。他先躲进澡堂,后跳进厕所茅坑憋了一整天才寻机从后院狗洞钻出而死里逃生。 由于没有遇到任何有效抵抗,政变军很快控制了整个首都,三面包围了皇宫,只留下北门一条通道,还在首相府建立了大本营,在山三大饭店设立了军事指挥部。政变军在首都划设了警戒线,大肆追捕异己,并通电全国。一时,全国局势动荡,不少地方的军队与之遥相呼应。政变军大本营宣布了七项施政纲领。除了要求天皇惩处统制派外,还要求对国家权力机构进行大幅度改革。 裕仁天皇十分震惊。一帮将校竟然领兵在他眼皮底下大开杀戒,实在大失天皇体统。裕仁立刻任命香椎中将为戒严司令官,保卫皇宫,组织平叛。又紧急召见陆相川岛等高级将领,部署镇压。岂料陆相川岛、荒木大将、真崎甚三郎大将、木庄大将及山下奉文少将等竟劝天皇息怒并迁就政变军,天皇大感意外,默然退出会议返回内宫。而香椎中将也仅仅组织了未参加暴动的近卫师官兵与政变军对峙而未敢与之相拼。 消息传到满洲,一时间,关东军内部气氛极度紧张。不少将领同情皇道派,随时准备采取行动响应国内事变。 当时,在新京长春的关东军宪兵司令与警务部长东条英机在早餐时才得知国内发生事变的消息,大吃一惊,顿失胃口。 东条英机是统制派骨干领袖之一,他中等身材,时年42岁,光头八字胡,近视眼。他十分清楚,一旦天皇被迫接受皇道派的政治主张或关东军内的皇道派军官及持同情态度的将领行动起来,他的脑袋一定会被子弹打得千疮百孔。 由于皇道派在要求"讨奸"的同时,也提出"尊皇"的口号,天皇并非绝对不可能接受皇道派的兵谏。东条英机惶恐不安,眼前浮现出过去被皇道派刀劈而死的温泉盟有永田铁山滚倒在血泊中的情景惨象,不由得头启发麻,冷汗淋漓。 东条英机原计划今天去南满与已先行南下的总司令、参谋长会合后视察那里的两个军用机场。我在,整整一上午,东条不敢离开新京长春一步。从他的情报处窃听到的关东军各部间的部分电话中可以判明,至少有几个师团将要行动,支持国内兵变。 无毒不丈夫,必须采取铁血措施,先发制人! 东条英机加紧盘算着。 “报告",通讯参谋进来,递上总司令植田谦吉从南满打来的电报,电报是同时拍给各师团的。要求"全军肃静,军内各派自制为要,以静观国内时局之发展。” “兔子胆的两面派,饭桶!"东条英机心里骂着,他知道这模棱两可的电文对关东军内的行动分子来讲,就像川岛对东京政变军的讲话一样,只不过是废纸一张。 正焦虑着,情报处长松田闯进来,气喘吁吁,"不好了,驻哈尔滨第十一特混旅团的真川少将已发出通电,声明支持国内兵谏。驻东满的一一六师团也已擅自开拔,西来新京。佳木斯守备营已暴动,今天上午占领了东站,正在拦截火车。” 东条英机一怔,这帮人终于下手了。他在窗前站定,脸色变得铁青,露出一股杀气。他向窗外望去,灰蒙蒙的天空,知道再等待下去,凶多吉少。他一脚踢开身边的座椅,跨出大门,直奔电讯室。 东条英机,1884年诞生在日本一个武士世家。他的父亲东条英教是一个双手沾满中国人民鲜血的老刽子手,这老东西早年毕业于陆军教导团,是一个由下级军官逐步晋升为中将的大军阀,号称为陆军军部内屈指可数的战术家。 东条英教从日本陆军教导团毕业不久,在1872年参加了平定以西乡隆盛为首的封建武士叛乱的"西南战争",因冲杀勇猛而战功赫赫。后来,他又参与指挥了1894年侵略中朝的甲午战争。当时,他作为大本营的高级参谋,辅佐日军参谋总长川上操六大将,为打败中国、吞并朝鲜积极出谋献策。 早在明治维新以前,日本封建军阀就多次发出要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叫嚣。明治天皇即位伊始,便制定了分期进行侵略扩张的"大陆政策"。 所谓"大陆政策",就是用武力征服中国和朝鲜。其步骤是:第一期征服中国的台湾;第二期征服朝鲜;第三期征服中国满蒙(东北和内蒙古地区);第四期征服中国内地;第五期征服全世界。日本政府在明治天皇即位的那一年,发表的《天皇御笔信》就表露了这种野心。《御笔信》中宣布,要“继承列祖列宗的伟业","开拓万里波涛",使"国威布于四方"。 日本政府为了发动侵略战争,大办军火工业,积极建立近代化的海陆军。 1890年,日本首相山县有朋在国会发表施政演说,要求国会通过准备对中国作战的军费预算。当时,他公然胡说八道地声称:“国家独立自卫之道,一是捍卫主权线,二是防护利益线。何谓主权线?国家之疆域是也。何谓利益线?即同我主权线的安全紧密相关的区域是也。” 就在山县发表讲话的这一年,1890年,日本军费的开支占国家预算的百分之三十。1892年更高达百分之四十一强。随着军费的增强,日本的陆海军在加剧膨胀。据1893年的统计,日本陆军的兵力气时为六万三千余人,战时可达到二十三万人。日本的海军也迅速地发展起来。到1894年7月丰岛海战前夕,日本海军已拥有军舰三十二艘,共六万零七百七十一吨。还有鱼雷艇二十四艘,排水量一千四百七十五吨。此外,为了适应对外侵略扩张的需要,日本政府还按着东条英教的建议将"西京丸"、"山城丸"、"相横丸"、"近江丸"等商船加以武装,改为军舰。因此,到丰岛海战前,日本海军共拥有舰艇七万二千多吨。 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准备就绪,便开始寻找发动侵略战争的借口了。1894年春,朝鲜爆发了大规模的东学党农民起义,起义军提出了"逐灭洋倭"、"尽灭权贵"等口号,反映了这次起义的反帝反封建性质。日本政府早就蓄谋发动战争侵略中国和朝鲜,随即派兵进行镇压,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日本派赴朝鲜的侵略军已达一万人左右。 日本企图发动侵略战争的阴谋虽已昭然若揭,但满清政府却不积极采取有效的抵抗措施,仍然梦想依靠第三国迫使日本从朝鲜撤军。当时,日本政府是得到西方帝国主义支持的,而且在军事上又处于优势的地位,于是决意挑起这场侵略战争了。 1894年7月23日,侵入汉城的日军悍然发动军事政变,攻进朝鲜王宫,拘禁了朝鲜国王李熙;两天之后,即7月25日,日本联合舰队在朝鲜牙山口外的丰岛附近不宣而战,对援助朝鲜的中国北洋舰队发动了海盗式的袭击。 丰岛海战发生后,日本侵略者大造舆论,极尽颠倒黑白之能事,把自己对中国军舰发动海盗式的突然袭击的丑恶行径赖得一干二净,反咬一口,说北洋舰队进攻了日本军舰。 中国军队增援朝鲜本属军事机密,日本又是怎样获知的呢?原来,窃取运兵计划的日本特务石川五一,受日本大本营参谋总部的派遣,早就悄悄地隐蔽在李鸿章的外甥天津军械局总办张士珩的衙门里。石川五一又名义仓告,来中国多年,化装成中国人,一向住在外国租界,以洋行职员的身份作掩护,进行特务活动。他买通了张士珩的书吏刘芬,搞到了中国的运兵计划,便报告了驻天津的日本海军武官井上敏夫。 7月22日,日本大本营接获情报后,当即命令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官伊东祐亨,在第二天率"松岛"、"千代田"、"桥立"等十五舰军舰从佐世保港向朝鲜海岸进发;在双方没有宣战的情况下,日本海军根据日本政府的命令,对中国舰队进行了卑鄙的海盗式的突然袭击。 中日甲午战争的序幕就这样揭开了。 丰岛海战后,东条英机的父亲协助参谋总长川上操六大将,一面休整侵朝的陆军部队,一面改编海军舰队,准备扩大侵略战争。 甲午战争的结果,是拥有大小舰只四十多艘的北洋舰队,在刘公岛全军覆没。 1895年4月17日,清政府派议和全权大臣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协》。主要内容:第一,中国承认朝鲜完全"自主";第二,中国割让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给日本;第三,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第四,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第五,允许日本人在中国通商口岸任意设立领事馆和工厂,及输入各种机器;第六,平面的最惠国待遇;第七,中国不得逮捕为日本军队服务的汉奸分子。 《马关条约》的签定,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和民族危机,同时也大大助长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气焰。 甲午战争后,东条英教名声大震,以"智将"闻名海外,被誉为日本陆军的"天才"。在1904年的日俄战争中,又为日本打败沙皇并取代其在中国东北的支配地位立过"显赫战功"。后来,因日本军阀内部派系斗争,与当时的陆军大臣、长州军阀的巨头寺内大将不合,以中将身份退出现役。晚年著有兵书《战术麓之尘》,被称为日本"陆军之宝典"。 东条英机就是诞生在这样一个家庭,并在他的军阀父亲的熏陶下长大的。当时东条英教一家住在东京四谷区须贺町。英机从小就是一个顽皮而倔强的孩童,在学校念书,功课一向不好,是个不爱用功的淘气包,玩起来连饭都顾不上吃。 父亲东条英教觉得有必要改变他的这种顽童恶习,从他七、八岁起就严加管教。其中有一条是:吩咐他做的事必须完成,否则不予放过。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一天早上,父亲吩咐东条英机拔掉院子里的草,可是他只顾玩,竟忘了,快黑天了,才饿着肚子回家来吃晚饭。父亲把他狠狠地训斥了一顿,并叫他在一个钟头内干完全部活,否则不给饭吃。 东条一家从四谷须贺町搬到西大久保,英机也随之转到贵族子弟学校学习院念书。那时学习院的学生是很奢华的,上学都用人力车来接送,并在食堂吃饭。 可是,父亲却对他说:“我们小时候上私塾,都是穿草鞋走着去的。决不允许你坐车!"因此,东条英机也不得不拎着木头饭盒,徒步从西大久保走到学习院去。他的同学看到这种情景,都把眼睛瞪得溜圆,十分惊讶。 东条英教为了培养儿子的武士道精神,特意请了日比野雷风氏,教他学习"神刀流剑舞",为的是更有助于培养他“杀身成仁"的精神。东条英机对这种剑舞很喜欢,因而进步很快。在学校举行文娱会演或其它集会时,他的表演充满了“凛凛的魄力",因而常常博得观众的喝彩。直到他当上将军以后,也常常在酒席上即兴表演他拿手的"神刀流剑舞",借以宣扬他的所谓"虎威"精神。 东条英机的母亲是九州小仓人,具有其实而严谨的性格,在丈夫出征的动荡岁月里,经常一个人带着孩子为生活历尽艰辛,这对东条英机的"艰苦奋斗"精神也有很大的影响。 东条英机的父母为教育这个顽皮的儿子伤了不少脑筋,可是,他从学习院毕业升到城北中学以后,仍然是一个爱胡闹的孩子。他总是把功课丢在脑后,常在外边打架,因此母亲曾不止一次地被叫到学校来。 有一回,东条英机和大孩子打架,被人狠狠地揍了一顿。大孩子把他按倒在地,勒紧他的脖子,问他"服不服",可是,不管勒得怎么紧,他绝不说一个"服"字,最后含着眼泪还是不认输。因为他太犟了,反倒使对手心软了。 谈到童年的往事,东条英机在就任陆军大臣前夕,在宴请昔日校长深井鉴一郎时,深有感触地说:“我小时候是个很顽皮的孩子,我记得受到深井先生严厉训斥就有三次以上,先生说:‘像你这样的学生干脆退学算了!'"深井也很坦率地说:“英机在爱打架和不服输这一点上,确实是全校的冠军。” 随着时光的流逝,“大和魂"在这个顽皮少年身上扎了根,军国主义的思想不断地渗入他的骨髓。在军阀父亲的熏陶和影响之下,东条英机决心像他父亲那样,要作一个驰骋四方,横行侵略,为日本天皇东征西杀的武士道军官。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他于明治32年9月1日,也就是在他16岁的那年,进入了东京陆军地方幼年学校。至此,他迈出了自己作为职业军人生活的第一步。 身穿梦寐以求的草绿军装,东京陆军地方幼年学校第三期50名学生的入学典礼开始了。站在讲坛上进行"训示"的是日本法西斯军官关谷铭次郎中佐,他号召学生"要刻苦奋斗,严于律己,成为一名忠于天皇的合格军官。在战争中要勇猛冲杀,视死如归,为日本征战建立功勋。” 东条英机听着校官的训导,诚惶诚恐,站在市谷台上仰望那雄伟壮丽的皇宫沉默静思,决心将来报效帝国。可是,他升入东京地方幼年学校以后,成绩还不算太好。他身材虽然矮小,但举动敏捷,打起架来很厉害。"打架王东条"这个名字在这里也使同学们感到害怕。 在学科中,东条英机最讨厌的是图画,当然画的也不好。有一天上图画课时,他画了一排三四十个圆圈,并把这张奇形怪状的画大模大样地交上去了。教官看到这张奇形怪状的画,立即把东条英机叫过来责问。他扫了一眼那张画,振振有词地说:“这张画,画的是大日本皇军的军帽。” 教官一听,火冒三丈,立刻用武士道的精神,抽了他两个嘴巴。 后来,东条英机对自己的子女常常谈到这件事。他说:“那时候我以为军人练习画画没有什么用处,因而也不去重视它,才干出那种荒唐的事来。当了军官以后,我十分懊悔,有时出去演习,需要画些地图或草图,很吃力。这时我才懂得“无论哪门功课都不应抛废,各科都是需要的。” 不过,东条英机在升入二年级的时候完全变了样,像是换了一个人。 关于他的转变的动机,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一天,他跟七、八个同学打架,由于寡不敌众,被打的狼狈不堪。于是他想:“气力再大,也只能对付一个敌人。要战胜众敌,还得靠学问。"东条英机边流泪边领悟做强人的道理。 从此,他用品功来。关于这件事,他的同学桥次郎中将曾这样说过:“我们不了解他出于什么动机,可是他确实变了样。于是,'闹事党'这帮人对突然认真起来的东条进行了迫害。他们寻衅闹事,殴打东条,但是他无论处于什么样的困境,都决不求助于人,自始至终靠自己的力量去拼搏。正因为他具有这种顽强的性格,所以全靠自己的力量终于击退了'闹事党'的迫害。” 在地方陆军幼年学校的三年岁月里,给予他直接和间接影响的教官,除了前面已经提到的关谷铭次郎中佐外,还有后来的校长桑畑景尧中佐和学监仓石一中尉。仓石一中尉,以他所写的《白雪皑皑》这首军歌而著名,是青森第五营八甲田山遇难事件的幸存者,后来在日俄战争中战死。还有后来的学监饭田毅中尉,他在日俄战争中失掉了一只胳膊。再一位就是高年级的学监林大尉,他虽属预备役,但自从东京陆军地方幼年学校创建时就担任学监的总负责人。此人善于骑射,杀气腾腾,他就是1937年"八一三"在上海惨杀中国人民的臭名昭著的林大八少将的父亲。 这些为日本天皇东征西杀,横行侵略,或以身捐躯,或荣立战功的武士道军官,成了英机学习的楷模。 升入地方幼年学校的第二年,即明治三十三年(1900年),中国爆发了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义和团运动。为了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和准备大规模入侵,日本陆军幼年学校采取了战时的教育方针,从早到晚进行正式的军事训练,实弹射击,马术训练或上作战兵学课等。从东京、仙台、名古屋、大阪、广岛和熊本六个镇招来的三百名学生,都在这里受着严格的军事训练。 经过三年的严格训练之后,于1920年9月1日,东条在19岁时升入了陆军中央幼年学校。学习了两年,就爆发了震惊世界的日俄战争。日本举国动员,加紧扩军备战,东条英机又趁机进入向往已久的士官学校。士官学校是日本帝国主义培养将军的摇篮,中国的反动头子蒋介石和地方军阀孙传芳、唐继尧、阎锡山等人,都先后在这里学习过。 在野兽一般的军国主义思想的熏陶下,东条英机经过“刻苦"的学习和紧张的军事、政治训练,于1905年4月21日,在士官学校毕业了,并被天皇授予陆军步兵少尉的军衔。此刻,他的父亲望子成龙,心情异常激动,东条英机也决心像他老子那样,在今后的侵略征途上,不断为日本天皇建立功勋。 在离开陆军士官学校之前,东条英机的全班同学参观了皇宫的振天府。那天,他和全校300名同学在振天府前握拳宣誓:“要为天皇而死,要做天皇陛下的御盾,在满洲的土地上粉身碎骨心甘情愿!” 当时的东条英机,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要参加战斗,在沙场上勇猛冲击,为天皇征战建立功勋。不久,东条英机腰挎军刀,登上轮船,向中国的奉天进发了。从此,他结束了学生生活,开始了罪恶的法西斯军官的生涯。 这时,奉天战役已告结束,日俄战争也已到了后期,大部分士官学生都受命分配到国内各地的部队去了。只有几个“幸运儿"上了前方,东条少尉就是其中的一个。 东条英机受衔之后,最初被分配到近卫步兵第三联队。不久,就跟随新编的第十五师团开到哈尔滨附近。 东条英机虽然是抱着拚死立功的决心踏上征途的,但遗憾的是他没有得到参战的机会,这次只是作为守备队员。他一阵阵感叹、不满。 大日本皇军大获全胜,东条英机随队伍回国,在联队又做了几年下级军官。后来,经他父亲朋友的举荐,被送入陆军大学学习。1915年,他又从陆大毕了业。 日俄战争结束后,野心勃勃的东条英机,一直磨刀霍霍,杀气腾腾,寻找为日本天皇荣立战功的机会。他和一些右派青年军官沆瀣一气,积极鼓吹向中国东北进军,认为满蒙对日本的国防和国民经济生活至关重要。它不仅是日本的生命线,而且是征服中国大陆和向东亚侵略扩张的重要基地。 东条英机的军国主义思想,是和当时日本的整个形势密切相关的。 甲午战争后,日本军阀被迫交回辽东半岛,但并未放弃侵略中国东北的野心。在卧薪尝胆的口号下,他们又进行了十年的扩军备战,准备同沙皇俄国进行再次争夺。1904年1月,在英国的支持下,日本不宣而战,发动了日俄战争。 日俄战争历时一年零七个月,完全是两国争夺中国东北领土而进行的帝国主义战争,它不仅给日俄两国人民带来了灾难,更给中国特别是辽东人民带来惨重的灾难。 这次战争以沙皇俄国的失败而告终。根据1905年日俄双方签订的《朴次劳斯和约》,日本从俄国手里夺去了辽东半岛的租借权,以及从长春至大连的南满铁路,同时还攫取了对朝鲜的直接统治权。 1905年底,日本政府派小村寿太郎为代表,到北京和清政府进行谈判,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东三省事宜正约》以及“附约",通过这个条约,日本不仅强其中国与清政府承认我国把辽东半岛租借权和南满铁路"让与"日本,而且强其中国政府开放长春、吉林、哈尔滨等16个城市,作为日本人通商和居住的地方;日本还攫取了从丹东到沈阳的"安奉铁路"直接经营权,以及鸭绿江右岸木材采伐权,等等。 从这以后,日本侵入我国东北的南部,沙俄势力退到北部。 日俄战争后,日本帝国主义取代俄国,一跃而成为我国东北的南霸天,使其独霸中国东北的野心得到部分的实现。日本侵略者又急急忙忙地把我国辽东半岛改称为"关东州",设立一个殖民统治机构"关东都督府",作为它侵吞东北,进而侵吞全中国的一个大据点。 1906年末,日本以经营被它侵占的南满铁路为名,在大连设立了一个公司,名叫"南满铁道股份公司"(简称"满铁")。同时,日本人以保护南满铁路和日本侨民为借口,让两个师团的侵华日军赖在东北不走,并于1919年正式命名为“关东军"。 “关东都督府"是阴谋策划吞食中国的老巢,而"满铁”和关东军则是日本帝国主义推行其吞并东北、灭亡中国的“大陆政策"的两个反动工具。 “满铁"就是日本在中国的"东印度公司"。当时筹建“满铁"的委员有八十多名日本军阀、官僚和财阀。其中两个最重要的人物,一个是在我国台湾省进行殖民统治的后藤新平;另一个是日本参谋总长儿玉源太郎。他们曾就如何侵略中国东北的形式问题进行了挖空心思的谋划。后来,两人一致认为英国对付印度所采用的"东印度公司"这一商业公司的形式,即借商业贸易之名,行征服印度大陆、掠夺起无尽宝藏之实最为可行。日本人便决定要用"满铁"来对我国东北进行残酷的侵略和掠夺。 据统计,从开业到1931年日本强占东三省为止,24年间,纯收益增长19倍。其中,共付给日本政府红利一亿四千五百余万日元,付给股东红利二亿日元,付给美国及日本公司债条利息三亿余日元,另有公积金一亿八千八百余万日元。四项合计共八亿三千多万日元。 关东军用刺刀维护"满铁"的掠夺,并和"满铁"勾结在一起,它是阴谋吞并中国东北的一支最野蛮的殖民侵略军。这支部队名义上是保护日本侨民和铁路,实际上是为了镇压中国人民,充当"满铁"从事经济侵略和文化侵略的军事后盾。关东军控制中国辽南地区要塞,同驻在朝鲜的日本侵略军相互配合,为全面侵占中国东北、蚕食华北及全中国和进犯苏联建立其军事基地。 1914年6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法、德等欧洲列强,积极参战,不得不把它们的军队撤出亚洲;沙皇俄国也被迫倾注全力去应付欧洲战场;美国也因急于参战而放松了在太平洋上的军事侵略部署。这样,列强在东北亚的力量就改变了。 东条英机此时紧步日本军国主义"元老"井上馨的后尘,叫嚷:“大战的爆发,对大日本来说,实在是天赐良机。” 日本军国主义分子磨拳擦掌,准备趁西方列强全力应付大战的时机,阴谋扩张它在中国的侵略势力,妄图独霸中国。 1914年8月23日,日本借对德宣战,派兵侵占我国青岛和胶济铁路,其目的就是夺取德国侵占的中国山东半岛,进而占领全中国。 1915年1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以武力为后盾,向中国袁世凯政府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要求。5月7日,提出最后通牒,限袁政府四十八小时内答复。 卖国的"二十一条"的签订,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无比愤慨,立即爆发了反对"二十一条"的群众性爱国反日运动。卖国求荣的袁世凯,仅仅当了三个月的皇帝,就在反袁的声浪中被迫宣布撤销帝制,日本人的阴谋也随之破产。 1929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经济危机。这次危机很快袭击了日本。 1928年6月3日,日本关东军制造了"皇姑屯事件",炸死了军阀张作霖,加速了侵占全东北的步伐。 1928年7月4日,张学良就任东北三省保安司令,痛斥了日本人拉他下水阴谋,悬挂起青天白日旗,与蒋介石合作起来,归顺了中央政府。张学良上任后,立即着手修建与“满铁"平行的铁路,开工修建葫芦岛港。这使"满铁"感到它的垄断地位面临威胁,并且引起日本侵略者的不安。 本来,中国东北丰富的资源宝藏已成为日本垄断资本家掠夺的对象。此外,日本又大搞对外投资,在中国东北的外国资本中,七成以上是日本资本。到了1931年末,日本向中国东北投资总额达十七亿五千万日元,使东北变为日本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的主要场所。 所以,中国东北经济的荣衰与日本垄断资产阶级有着生命攸关的关系。而当时东北经济深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负有盛名的大豆、豆饼等农产品出口额也显著减少。1929年大豆出口额为三百万吨,到1930年则锐减至二百二十三万吨;大豆及其他农产品的价格也大为减低,从而引起了深刻的农业危机。 中国东北居民因遭受经济危机的打击而减低了购买力,使日本和中国东北的贸易大大缩减;同时也使"满铁"的收入严重下降,甚至第一次出现赤字。如1927年"满铁"的收入为一亿二百一十万日元,到一九三一年则锐减到八千五百四十七万日元。 “满铁"经营的不振,经济危机的打击,以及中国人民反日斗争的高涨,更加使日本反动派感到恐慌。日本帝国主义已经陷于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的深渊之中。为了摆脱危机,寻找出路,并企图把东北变为镇压中国革命的据点和侵略苏联的跳板,军国主义分子们便决定发动更大规模的战争。 当时,日本国内进步势力反对侵略战争,但日本反动政府采用法西斯手段予以镇压,如以违反"治安维持法"而被起诉的,1929年有四千多人,1930年增至六千多人,1931年则达一万人以上。 日本军国主义在疯狂镇压左派的同时,积极支持法西斯右翼势力,鼓吹满蒙是日本的"生命线",为发动"九·一八"事变作舆论准备。 当时,不仅主张对外推行"大亚细亚主义"的"黑龙会"等老牌右翼团体异常活跃,而且又新出现了"血盟团"、“国粹大众党"、"大日本生产党"、"爱乡塾"等法西斯组织。参加这类组织的多半是反动政客、财阀和法西斯军人,他们和东条如出一辙,疯狂叫嚣:“满蒙是日本的生命线。” 被日本军国主义者所赏识的法西斯思想家大川周明,在日本参谋本部的唆使下,于1929年间周游日本各地,极力鼓吹要在中国东北成立一个"王道乐土"的"新国家"。当时,在日本流行的所谓"八纮一宇"、"皇道主义"的侵略经,就是这个黑帮头子大川周明所鼓吹的。 所谓"八纮一宇",就是要用军事侵略方法征服世界,把全世界置于日本天皇的统治之下,并狂妄地叫嚣:“统治万国国民是日本的使命。” 为了实现对中国的进一步侵略,日本政府不仅大造舆论,而且在经济和军事方面加紧侵略战争准备。早在1929年,日本就曾在京都、大阪、神户等地区举行大规模的国家总动员演习,训练如何在空袭下进行军需生产、保证军需起的调拨和运输。 1929年12月,日本政府又颁布了"产业合理化纲要"。1930年6月,又成立了临时产业管理局。1931年4月,又发布了《重要产业统制法》。通过这些措施,在许多工业部门强制建立卡特尔,加强国家对经济的控制,把国民经济纳入战争经济的轨道。 在军事方面,以东条英机的密友关东军高级参谋板垣征四郎、石原莞尔等为中心,组织四次"参谋旅行",秘密到长春、哈尔滨、海拉尔、洮南、山海关、锦州等地侦察情况,暗中制定侵占中国东北的作战方案。身为参谋本部战备动员课长的东条英机,从中积极协助。 据他们侦察,当时整个东北约有二十五万中国军队,其中沈阳附近约有两万精锐部队,并拥有飞机、战车、兵工厂、迫击炮厂等,而关东军只有一万零九百人,因此石原等密谋“以寡制众。” 与此同时,日本军部也策划侵占中国东北的方案。 1931年6月中旬,日本军部秘密指派陆军省军事课长永田铁山、人事课长冈村宁次、参谋本部编制课长山胁正雄、欧美课长渡久雄和中国课长重藤千秋为委员,在参谋本部作战部长建川美次的主持下,制定了名为《解决满洲问题方案大纲》的侵略计划,并于7月份传达给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就侵略东北的行动进行了具体的部署。 1931年9月18日夜里10点30分,日军按事先布置,以一小股工兵在沈阳城北东北军驻地北大营附近的柳条沟,用炸药炸坏了不足一米长的一段南满铁路路轨。日军即以此为借口,诬陷中国,并立即用事先从旅顺运来的大口径榴弹炮猛轰北大营。翌日凌晨,日军占据北大营,同一天占领整个沈阳城。 在占领沈阳城的同时,日军还分兵几路攻打长春、四平街、公主岭等地的中国兵营。9月21日,日军占领吉林省省会吉林和吉长、吉敦两铁路。22日,日军又侵占辽源四洮铁路。前后不到一周时间,除辽西以外,辽宁、吉林的大好河山已沦于日寇铁蹄之下。 同年11月,日军侵占了黑龙江省。 1932年1月2日,日军占领了锦州。中国军队奉蒋介石之命全部撤至关内。仅三个多月时间,东北全境落入日寇铁蹄之下。 日本人占领中国东北后,东条英机等人野心更大。为了给日本的殖民统治蒙上一块遮羞布,他们在东北导演了一个“自治"、"独立"的丑剧。 1932年2月16日,新成立的"东北最高行政委员会"发表宣言,声称东北已脱离中国而独立,并决定成立"满洲国"。这时,早已被推翻的清朝末代皇帝溥仪被日本人从天津劫持而来,让其"执政"。 9月15日,日本胁迫伪满签订"日满议定书",用法律形式固定了日本强占的各项殖民特权。这样,日本就在整个东北地区建立了野蛮的惨无人道的法西斯殖民统治。 在日本的侵略扩张活动中,日本法西斯势力气了极大的作用。形形色色的法西斯组织,在经济危机的严重时期纷纷出笼。他们煽动扩张的沙文主义,竭力建立法西斯军事独裁。他们不惜制造一系列暗杀、政变的流血事件,来推动国家的法西斯化。 日本侵略中国东北得逞之后,法西斯恶势力愈来愈大,他们的罪恶活动也愈发肆无忌惮。1932年初,法西斯组织"血盟团"和少壮派军官勾结,刺杀了前藏相井上准之助和三井财阀的最高负责人团汤磨。同年5月15日,一批法西斯军官发动政变,刺杀了当时首相犬养毅,袭击了政府和政党的重要机关以及重要的金融机构。1933年7月,法西斯分子又搞了一次阴谋政变未遂。其目的是为在日本建立法西斯专政、推行战争政策扫清道路。 为了发动大规模的侵略战争,以东条英机等人为代表的日本军国主义者,积极鼓吹法西斯的"总体战"思想,大肆推行法西斯军国主义教育。他们到处鼓吹称霸世界的"八纮一宇"的侵略扩张口号,极力美化战争,把战争说成是"神圣事业"、"创造之父,文化之母",并肉麻地吹捧法西斯军人为"国家之花"。 日本军事当局大肆宣传"武士道军人典范",大军阀乃木希典在日俄战争中使用过的"肉弹攻击法",即凭借武士道、“大和魂"以士兵肉体为"武器",不计伤亡,死打硬拼的战法。他们还在少年中灌输法西斯军国主义思想。1932年12月,日本文部省编审的小学教科书中就有歌颂侵略战争的课文:“前进,前进,军队在前进!” 1935年9月,东京大本营特任命东条英机为关东军宪兵司令。上台伊始,这位司令就面临着极为棘手的问题和异常严峻的国内外局势。 在国内,随着日本帝国主义在华北扩大侵略步子加紧和扩军备战的变本加厉,法西斯军阀的气焰更加嚣张。加上自1935年以来,新的危机使整个反动统治阶级惶恐不安。法西斯军阀从"九·一八"事变以来梦寐以求的确立军部法西斯全面独裁和在亚洲发动新的大规模侵略战争,便很快提到行动日程上来。 但是,在三十年代,日本法西斯军阀内部又分为两大派,即"皇道派"和"统制派"。 皇道派有荒木贞夫、真崎甚三郎、冈村宁次、桥本欣五郎、相泽三郎等人。 统制派有宇垣一成、杉山元、永田铁山、东条英机等人。 两派的目标都是建立军部法西斯独裁。但其所用手段则有所不同:皇道派主张用政变、暴动以至暗杀等恐怖手段来实现这一目标;统制派则主张用所谓合法手段,由军部大臣把军部意见提交内阁,从事合法改革。统制派极力主张建立总体战体制。两派的矛盾斗争来自人事上的勾心斗角和争权夺利。统制派主要是陆军中央机构内的军官,皇道派的人多为野战部队的少壮派军官。 却说东条英机直奔楼上电讯室,电讯长赶紧拿着速记本走上前来准备记录。东条英机一挥手:“叫其他人都离开,你一个人留下"。 几位值班的男女吓得立刻摘下耳机走出室外。 “你用4号密码,立刻拍发一一六师团002号。” 在两个小时内,东条分别向各师、旅团、各地的一些特别身份的人员拍发了密电或下达了电话密令。 要知东条英机下达了什么密令,可先看驻图们江一一六师团的最新情况。上午10点,已下令兵变的师团长斋藤原少将正召集大佐级军官们在会议室紧急开会。会议即将结束时,两辆吉汽车、一辆军用卡车疾驰而至,冲开大院卫兵,在会议室外紧急刹住。 车子还没停稳,一批全副武装的特别宪兵在一黑脸大汉的指挥下跳下车来,直扑会议室。里边的人并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事。突然,大门砰地一声被踢倒,窗户玻璃哗啦啦地碎了一地。顿时响起一片手提机枪的吼叫声。室内军官们发出惨叫声,自斋藤原少将以下的全体军官们包括两名驻韩十九师团的代表即刻都倒在血泊中,无一逃脱。 几分钟后,广播室也被宪兵占据,并马上播发了关东军司令部、关东军宪兵司令部立即处决叛国者,全师团临时受东条英机少将直接指挥的命令。蛇无头不行,鸟无头不飞,一一六师团的兵变计划彻底流产。该师团曾先遣西进的两个联队也返回了原驻地。 几乎是在同一时刻,宪兵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然逮捕和击毙了在新京的全部重要的皇道派将校。从哈尔滨搭乘火车开出的第十一混成旅团,在即将过拉林河时,火车被炸。混成旅团不得不就地设营,停止前进。 这时,天皇和军部都收到了东条英机发出的通电。通电曰: “皇道派逆徒戳帝国重臣,以武力通宫,辱我皇威,乱我政纲,致举世骇怒。今全体关东军声明失忠于万世一系之皇统,不惜以武力歼灭任何反叛,以靖神国。今已誓师讨逆勤之。敦请军部立即通令拘捕败类并整肃全国。皇道派叛军如尽早举械以降,可免重刑。如顽抗不冥,关东军必振武奋击,代行天惩!” 关东军为日本最大的军事集团,当时拥有31个现代化装备的精锐师团和独立的航空军,拥有一千多架先进的战斗机、轰炸机和一千多辆坦克,驻扎在从朝鲜半岛到中国东北、内蒙东翼的广大地域,担负着阻止苏联南下,守卫日本至大陆的"帝国生命线"的重任。因此,日本人称,关东军一声叫,富士山也要摇三摇。 通电传到东京,政变军立刻土崩瓦解。少数死硬派也知道大势已去,十分气馁。他们就通过荒木贞夫、真崎甚三郎等军界元老和陆相川岛,提出愿意放下武器,和气解决危机。 而忧虑万分的裕仁天皇与丝宫良子皇后早已寝食俱废,形容枯槁。由于举足轻重的关东军一直不肯表态,时局发展,不容乐观。如坚持立刻镇压政变部队,唯恐近在咫尺的他们狗急跳墙,杀进宫来。 传说冈田首相已被杀,天皇惊恐之余,匆匆让逃进皇宫的斋滕做了临时首相。哪知刚刚行毕授职仪式,冻得僵直的冈田却满身粪土地从皇宫北门窜入宫来。斋滕赶紧辞职,还位冈田。待冈田换洗后,裕仁立刻召开了御前会议。除一身秽气的冈田外,出席会议的还有政变当夜就逃进宫来的几位侥幸不死的大臣及贵族元老。 裕仁天皇正要对冈田慰问几句,宫内相突然快步入内:“陛下,急电!关东军用明码拍发。” 裕仁赶紧接过电文,除关东军的明码通电外,还有东条英机给天皇本人的密码电文。裕仁迅速看毕,不禁激动万分,长舒了一口大片。他扔下电报,闭目仰靠于椅背之上。 这时,皇室侍从长又奔进来,“报告,兵变总指挥部通电!”裕仁一惊,吓得立时两腿麻木,脸色煞白,说不出话来。他猜想皇道派军人一不做、二不休,终于铤而走险,要他的小命来了。 冈田见天皇不能动弹,便接过电文。他一看,顿时大喜,大叫道:“叛逆投降啦!” 裕仁惊醒,跳起抓过电文,一目数行。尔后,又长长舒了口大片。 此时的裕仁假充起大尾巴驴来,鼓起胸脯,倒背双手,威严无比,玻璃眼镜闪闪发光,厉声对侍从长喝道:“电发全国,朕要讨逆!” 由于关东军通电反对皇道派兵变,全国原先按兵不动的部队就不再骑墙观望,纷纷入京觐王。不出两天,在配备有坦克、飞机的滚滚而来的二十五万大军的包围下,政变军或降或亡,一如鸟兽散。 接着是全国大搜捕。 最后,首犯17人,包括皇道派理论家北一辉、西田税等统统被处决,判刑无数。从各地军队中共清洗出三千多名皇道派军官,军部的荒木贞夫、真崎甚三郎、川岛等高级将领也被清除。 裕仁高兴异常,惦量东条英机杀伐决断,不是庸人凡夫,倒是个可用之材。事变后,亲自授予他中将军衔。几个月后,又擢升他为关东军参谋长,让他实际执操全军大权。 “二·二六"事变之后,法西斯军阀趁机要求实现国家的全面法西斯化,并且要挟政府说:“政治的主导权如不让给军部,就会接着发生第二、第三个"二·二六事件"!同年5月,在军部的强烈要求下,日本政府恢复了1923年一度制定的陆海军大臣、次官由中将以上现役军人担任的制度。 法西斯军阀还提出所谓改革政治制度的"计划",以缩小议会权限,消除政党政治,使议会完全变成军部法西斯独裁的附属品。他们还提出建立由军人主持的统一政策机构的方案,要把国家一切大政方针和国家预算的决定权完全控制起来。 日本法西斯独裁确立后,对内加紧迫害共产党和进步人士,对外则加紧侵吞中国华北。 此时,日本的整个国家体制完全纳入战争和法西斯轨道。所谓的军部法西斯独裁,就是完全由军部掌握国家大权的天皇制法西斯专政。 在日本,由于长期存在军国主义反动传统,军部又在天皇制统治机构中占有特殊地位,日本式的法西斯不同于德、意法西斯,不需要组织法西斯政党来夺权,而是紧紧依靠和利用现存的天皇制统治机构,以建立军部法西斯独裁的方式来推行国家的法西斯化。军部法西斯独裁的出现,标志着日本式的法西斯体制的确立。 日本的法西斯手段,较之德、意两国有过之而无不及,这里仅举一例,先说明其穷凶极恶之程度。 日本法西斯强盗不仅通过"清剿讨伐"、"归屯并村"、“三光政策"来屠杀中国抗日军民,而且还通过灭绝人性的细菌试验来毒杀中国人民。 “九·一八"事变不久,日本陆军省和参谋本部就在我国东北建立了由关东军领导的细菌实验所。 该所由日本著名的细菌战专家、日本军医中将石井四郎主持。1932年到1933年,石井曾在黑龙江省肇东县满沟和五常县背阴河进行细菌研究工作。 1935年至1936年,关东军在东北设立了准备进行细菌战的两支秘密部队,一支为"关东军防疫给水部",一支为“关东军兽疫预防部"。 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后,两支部队分别密称为“第七三一部队"和"第一○○部队"。前者由石井主持,后者由若松主持。而关东军第六五九部队则是这两支秘密部队的对外总称。 七三一部队驻在距哈尔滨市二十公里的平房一带,建有庞大的军用市镇,其中有许多办公室和实验室,储存大量原料。周围划有禁区,严守秘密。营房占地三十多平方里,拥有三千多工作人员。 第一○○部队设在长春以南十公里之孟家屯,也拥有大量房舍、特种设备和大片土地。 第七三一部队与第一○○部队,分别配有由关东军各部队和各兵团指挥的支队。这些支队的主要任务是,在战争中实际使用各种细菌武器。 第七三一部队培养的细菌有:鼠疫、霍乱、坏疽、炭疽、伤寒、副伤寒以及其它细菌。在研制过程中,他们不仅使用动物,而且用活人进行实验。为此,营房里设有可容纳三、四百人的内部监狱。七三一部队还专门制造散布细菌的特种武器,如自来水笔式和手杖式投掷瓶,瓷质飞机弹,"石井式飞机弹",等等。该部队生产细菌的设备,规模庞大。按生产能力来说,每月能培制出三百公斤鼠疫细菌。 第七三一部队用活人进行试验,是由关东军参谋长东条英机正式批准的。一个亲自进行这种灭绝人性实验的战犯,供述了一次用活人进行伤寒传染实验的情况。 这帮法西斯恶人预先准备了一公升投有伤寒病菌的甜水,然后把这一公升甜水用品通水冲淡,分给大约50个中国“犯人"喝了。这些人都是战俘,其中只有少数几个人事先受过预防伤寒的注射。遭受实验而发病的这些人,被严格看管,进行观察,而且为了保密起见,部队工作人员通常把被残害的人称为"木头"。 七三一部队还进行类似战斗环境的野外活人细菌实验。他们借助电流爆炸细菌弹,使被实验的人被弹片炸伤,受炭疽热的传染。 日本法西斯还采用同样的办法进行鼠疫病菌和坏疽菌的实验。凡采用这种办法实验坏疽菌的中国战俘,经受一周的痛苦折磨后,全部死去。 为了研究治疗,有的人被接二连三地进行实验。先对受传染的人进行治疗,身体稍稍复员之后,再次进行实验,直至死亡为止。 这些法西斯混蛋,除了用活人进行各种强烈性传染病的实验之外,还广泛进行冰冻活人四肢的试验。七三一部队在做这种试验时,每次用两人到十人不等。中国战俘被看押在严寒的室外,强其他们把手放在水桶里,然后冰冻若干小时,直到被冻伤为止,再带到监狱实验室里。而进行这种实验的结果是,受实验者多半是四肢腐烂,被割去四肢,直至死亡。 实验的目的是在于使用。 1940年夏天,七三一部队司令官石井四郎中将亲自率领一支特别细菌远征队到华中战区,在宁波一带用飞机散布鼠疫。结果使该地区发生疫病,造成大量死亡。 1941年,该部队再次派远征队到华中常德,从飞机上撒播了传染鼠疫的跳蚤。 1942年,当日本侵略军从华中某战区退却时,七三一部队又进行了一次细菌战的远征。 日本法西斯所进行的细菌战争,危害极大,贻患无穷。 1937年和1938年在伪兴安岭北省蒙古族部落里发生的鼠疫,1940年在伪兴安北省三河附近发生的炭疽,都和日本细菌部队的活动有关,致成千百万中国人悲惨的命运。 话说日本建立了法西斯制度后,远在欧洲的两位法西斯大哥德国和意大利十分激动,忙着要结起盟来。 希特勒在执政前,就曾打算和墨索里尼结为"盟友"。 1928年8月,希特勒派特使前往罗马,就酝酿政变一事与法西斯鼻祖墨索里尼达成谅解。老墨见了小兄弟的特使,慷慨激昂地表示支持。 1930年夏天,德国"钢盔团"代表团受到墨索里尼的热诚接待。德国首席代表说,两国命运相同,自应共同前进。 在后来对西班牙的政策上,希特勒又主动找上墨索里尼,哥俩一起支持叛军,同时离间英、法和意大利的关系。 1936年10月24日,墨索里尼的女婿、外交部长期亚诺前去会见希特勒时,希特勒趾高气扬地说:“意大利和德国在一起,不仅可以征服布尔什维克,而且可以征服包括英国在内的西方!” 在德国和意大利武装干涉西班牙(后文将有分解)的过程中,"柏林——罗马轴心"形成了。 1936年10月25日,里宾特洛甫和气亚诺签署了德、意正式协定。其内容主要是:德国承认意大利吞并阿比西尼亚;两国正式承认西班牙佛朗哥政府,并加强武装干涉;两国在多瑙河流域和巴尔干半岛划分势力范围,在这方面,意大利对德国作出了若干让步。 墨索里尼和希特勒两个法西斯头目一致认为,德、意与英、法、美争夺的重点是在欧洲及其侧翼——非洲地区,但是它们需要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有一个同伙,使英、法、美陷入两面受敌的不利态势。 而此时的日本法西斯,凭借迅速增长的实力,正企图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独占中国,称霸亚洲,因此也希望在欧洲能找到盟友。 经过密谋磋商,德国和日本于1936年11月25日在柏林签订了《反共产国际协定》。 1937年11月6日,意大利也加入了《反共产国际协定》。 至此,三个法西斯国家结成了"柏林——罗马——东京"的侵略轴心。 三国缔约后三天,希特勒便在慕尼黑叫嚷:“三个国家联合起来了,起初是欧洲轴心,现在是世界的大三角。……这个大三角并不是由三个微弱的幻影组成的,而是由三个大国组成,准备并决定实现它们的权利和确保它们的生死利益。” 三国的反共联盟结成了,但他们时常勾心斗角,反映了法西斯的本质。 1937年11月,在日本法西斯全力进攻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时,法西斯德国召开会议,通过了著名的《霍斯巴赫备忘录》,确定了一个大规模扩张计划和发动战争的时间表。为此,希特勒非常希望能与日本缔结一个针对英、法、美的同盟,改变1936年签定的反共产国际协定中不承担军事义务的状况,以使日本在遥远的东方牵制德国的仇敌。 1938年1月,日本驻德国使馆副武官大岛浩前往奥得河畔松讷贝格别墅向里宾特甫拜年。里宾特甫充满感情地对大岛浩说:“我们应该签订一个使日、德关系更加亲善密切的条约。” 此后,两人即围绕着两国缔约一事不断进行秘密接触。 希特勒考虑到德国对华援助政策妨碍了日德同盟,为了赢得日本的好感,便于1938年2月图谋改变对华政策,更换了国防军首脑集团,罢免了牛赖特的外交部长职务,任命里宾特洛甫继任外长。同时,又撤回了派驻在中国给蒋介石充当军事顾问的代表团,正式承认伪满洲国,公开支持日本。 德国此举大得日本欢心。 1938年6月,在德国撤回在华军事顾问后不久,日本正式决定进一步加强同德国的合作,并就建立军事同盟与德国开始交涉。 为了有利于三国同盟谈判的进行,日本在人事上也进行了变动。10月,反对三国同盟谈判的驻德大使东乡茂德调任驻苏大使,大岛浩晋升为驻德大使,直接负责与德国的谈判。这个任命是应陆军参谋本部和陆军大臣板垣之命作出的。不久,又任命另一位更激烈地主张与轴心国全面缔结条约的白鸟为驻意大使。 在与德意志结盟问题上,海军却与陆军产生了矛盾。尽管海军也同意加强日、德、意三国的合作,但不同意陆相板垣征四郎主张的"里宾特洛甫方案"。按里宾特洛甫方案的原则,日德缔结的条约,将不仅是针对苏联而且是广泛针对英、法、美的坚强的军事同盟。他们认为在日本扩大侵华战争后,军事力量陷入中国战场,日本在外交上日趋孤立,不宜再与西方国家为敌,以免失去外交上的回旋余地和断绝对英美的贸易;与德国缔结的条约只应是反共产国际协定的继续,而不应有其他的内容。 海军之所以坚持这一观点,还因为他们害怕在与德国签约后会因此而导致日本卷入欧洲战争,为德国火中取栗。海军大臣米内光政和海军次长山本五十六是反对与德国结盟的主要人物。他们从海军的立场出发,认为日本的主要敌人是美国,而日本对美国的战争准备远远不够充分。在这样的形势下,与德国结盟是没有任何好处的。 作为日本海军,在当前准备极不充分的形势下,应极力避免刺激美国,以美国为敌,同美国作战。应集中全力解决侵略占领中国问题,不应再树新敌。山本五十六对陆军狂热分子极力主张与德国结盟一事忧心忡忡,他说:“照这样下去,日本势必被卷入战争,而且是以美国为对手。” 在米内和山本主持下的海军省,当时在对美国的战争准备上,比陆军更理智,考虑得更深远一些。还在1937年12月12日发生"珀内号"事件时,山本就采取了低调抚慰美国的政策。 那是在日本攻克上海正向南京进展的时候,美国炮艇“珀内号"载着美国使馆的最后一批人员和一群西方记者,拖着美孚石油公司的三艘驳船正撤离烈焰四起的南京城。中午1时,日本海军航空兵奥山上尉率领一个中队的轰炸机向"泊内号"扑来,尽管炮艇上有他们可以清楚看到的美国国旗,但已被战火烧狂了的法西斯分子,还是欣喜若狂地向炮艇冲来。 “他们在投炸弹,隐蔽!"主舵手大声喊道。舰长进入操舵室,几秒钟后操舵室就被炸弹"轰"的一声掀开。 甲板上,新闻记者诺曼·艾利本能地抓起摄影机拍摄。他不难看清飞行员的面孔,但使他吃惊的是,日本人明明看得见美国国旗,还是不停地轰炸。 20分钟后,两条驳船中弹起火,"珀内号"则在长江的浊流中下沉。这时,副舰长阿瑟·安德斯代替受伤舰长指挥。他由于喉部受伤而不能讲话,只得在一片被血染红了的纸上潦潦草草地写上"弃舰"二字。 当舰上的最后一批人在江边芦苇荡里隐藏起来时,一艘日本汽艇溯江而上,用机枪向那艘正在下沉的军舰和两边江岸猛烈扫射。两名美国水手和一名意大利记者丧生。幸存者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他们还得在日本人追赶的情况下坚持两天才能到中国军队前沿。 “珀内号"被击沉了的消息激怒了美国人,也使山本出了一身冷汗。因为熟知美国历史的山本十分清楚,本世纪初美国参加的三场有名的帝国主义战争之一——美西战争,就是因"梅因号"被西班牙击沉而爆发的。 山本十分害怕此时与美国发生纠葛,因而在日本外相照会美国大使馆"深表歉意"并愿意赔偿一切损失的同时,山本也发表声明:“这次事件的责任全在日本方面,海军应该诚恳认错。"并将事件的直接责任者海军第二联合航空队司令三关贞三少将免职查办。由于美国还不想马上与日本交战,也急于使这场危机冷却下来,所以不经任何调查就相信了日本所说的日机弄错了"珀内号"的国籍的解释,在日本向美国交了一张2214007036美元的赔款支票后,整个事件就了结了。 可是事隔不久,陆军就要与美国最讨厌的敌人——德国结缔军事条约。这自然不能为山本所同意。本来与德国缔结反共同盟的意图在于压迫苏联,以利于日本尽快结束在中国的战争。可现在又要同英法美为敌,这岂不是违背初衷?但陆军却一味坚持。 1938年11月1日,德国正式提出条约草案。11月11日,首、陆、海、外、藏五相举行会议,会上新外相有田八郎就与德国结盟问题作了谅解性的说明,强调"本协定主要是针对'苏联',但英法等国一旦加入苏联方面则即成为对象,英法等国本身并不是对象。"由此会议才通过了促进早日缔结日德意三国协定,并决定参考德国方案,不同意只把苏联作为对象。 走投无路的近卫内阁,不得已刚过新年便于1939年1月4日提出辞职。 1月5日,枢密院议长期沼骐一郎出面组阁。在新组建的内阁中,海军大臣米内、陆军大臣板垣和外务大臣有田等主要阁臣皆未变动。刚刚成立的平沼内阁碰到的主要问题仍是三国同盟问题。1月6日,德国向日本与意大利重新提出三国同盟方案,其内容与1938年11月1日提出的方案完全一样。 这一次,平沼内阁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德国的愿望,但仍没有走得像陆军所要求的那么远,只是答应可扩大到苏联以外的"第三国"。但如德国直接攻击苏联以外的第三国,而苏联未参战时,日本仍要视情况决定是否援助德国。 这一妥协不为陆军中的右翼分子所满足是在预料之中的。驻德国大使大岛浩和驻意大利大使白鸟坚决要求完全接受德国的方案,并在与纳粹外长里宾特洛甫谈判时,以欺骗手段答应了德国的要求。对此有所察觉的天皇,特意训令平沼首相,如果驻外机构不服从国内训令时应召回或作适当处理。为此,内阁岂不得已,改变了过去以电报发出训令的办法,而采取派遣由外务、陆军和海军组成特使团的办法,直接到国外去传达国内的指令。 特使团于2月下旬前往德国和意大利,向大岛和白鸟两位大使传达国内关于缔结三国同盟条约的指示。然而,可笑的是这两位大使不仅不服从政府的指示,反而向外务省提出要按照德国的要求,以苏联以外的第三国为对象,包括武力援助在内。由于两位大使在外拒不执行国内政府的命令,并分别答应里宾特洛甫和气亚诺说,在德、意与英法开战时,日本将负有参战的义务。这是明目张胆地无视国内指令,超越权限的独断专行。 海军大臣米内政光在山本五十六的支持下,坚持要将大岛和白鸟召回国内,但遭到陆军的反对而未来。 到了5月,德国外交部条约局局长高斯提出了妥协案。这个妥协案虽然在表面上作了若干让步,但实质上却和过去的德国方案没有什么区别。5月7日,五相会议研究了高斯方案。陆相和首相主张立即接受,但海相米内坚决反对。为讨论三国同盟问题,平沼先后召集了70多次五相会议,每次都毫无结果,一直到8月下旬,平沼辞职。 德国人等得不耐烦了,而日本的答复就像日本人喜爱的一种套箱一样,箱子里面还有更小的箱子。 5月21日,对于日本的迟疑已急不可耐的德国,便先和意大利缔结了"钢铁盟约"。 在这一形势下,日本国内法西斯分子掀起狂热的反英运动,海军首当票冲成为他们攻击的目标,尤其是山本五十六更成为他们所痛恨的对象。由于海军大臣米内光政一向寡言少语,看起来十分木讷,因此,对海军的非难主要集中在好斗的山本身上。社会上到处传言,说山本是米内的真正后台老板,指责山本是阻止签订三国同盟的"绊脚石"和幕后策划者,是"亲英美分子"。就连他参加了一次英国大使馆的电影晚会也受到大肆攻击。 其实,事情远不是如此简单。日本海军很早就已经确定美国为其假想敌国,而且在为最后与美国决战做着严格而精心的准备。 早在1936年9月,海军即任命了预备役海军大将小林跻造为台湾总督,把长期以来一直由文官担任的台湾总督一职改由海军武官担任。接着,又在1938年4月,新设了一个专门负责筹划南进政策的海军武官府,为最后实施南进做准备。1939年2月,日本海军完成了对海南岛的占领,3月又占领了南中国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的中国南沙群岛。海军的目标是确保日本国家的战略资源,只要日本海军一旦可以——哪怕是短暂的在太平洋上占据优势,它就可以夺取马来亚的橡胶和气罗洲、荷属东印度的石油而免于从西方进口。那时,也只有那时,它才可以向西方国家挑战,同他们公开较量。 显然,山本等人和陆军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如何寻求最有利的时机和最佳方案,以确保日本立于不败之地,称霸西太起洋。从这一点而言,山本所代表的势力,较之陆军的无谋,更加阴险狡诈。事后的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 由于海军的反对和政府内的意见不统一,日本与德国结盟问题直到1939年8月还没有得到解决。与此同时,德国对同日本结盟的打算也因此时期正与苏联打得火热而冷淡。 8月23日,长期对立、争吵的苏德两国突然缔结了互不侵犯条约。在这之前,德国与苏联的缔约活动一直隐瞒着日本。8月21日,德国在断定这时把正在进行的苏德谈判通告它的东方盟友已不会有什么风险之后,才将这一消息告诉了大岛浩。 大岛浩对纳粹法西斯政权最为倾倒的就是它作出决定的迅速和果断,现在他有充分机会来欣赏这一点了。里宾特洛甫在那天晚上打电话通知了他,当时里宾特洛甫正准备动身前往莫斯科。他在上飞机以前,已没有时间看一眼他的那些狼狈不堪的日本朋友了。惊恐交加的大岛浩半夜里求见魏茨泽克,那位德国官员后来告诉里宾特洛甫:“日本大使像往常一样显得谈吐自若。但司时,我却发现他的某种不安情绪随着谈话的进行而不断增长。” 当这条爆炸性的消息传到东京时,日本政府就像打开信箱却猛地碰上一群黄蜂飞出来一样,它对事先没有得到通知而感到十分恼火,因为德苏互不侵犯条约与先前德国与日本签订的防共协定是根本矛盾的,这不仅意味着日本原先为牵制苏联而加强防共协定为的目的已经彻底告吹,还意味着日本被它所一直依靠的德国盟友出卖了。 8月25日,平沼骐一郎召集了最后一次五会议,决定停止三国同盟条约的交涉。遂后便于8月28日以"欧洲发生了复杂离奇的新形势"为借口,全体辞职。 1940年7月22日,把日本带进了侵华战争的近卫文磨,在国内一片"不要误了公共汽车"的叫嚣声中第二次上台组阁。内阁中的两个重要职位由两位锋芒毕露的人充任。一位是傲慢无礼、野心勃勃的松冈洋右外相,另一位是号称"剃刀将军"的东条英机中将,任陆相。 近卫文磨是一位身材高大、面容倦怠而毫无主见的人。他出身于贵族之家。虽然软弱、愚笨,每次组阁却总想别出心裁。在他第一次组阁时,他发动了侵华战争。这一次他又作出了惊人之举。在组阁前将三位即将上任的至关重要的大臣召到其私邸荻洼山庄,举行"荻洼会谈"。 这三个家伙是陆相东条英机、外相松冈洋右和海相吉田善吾。会谈结果,四人一致同意下述目标作为新内阁的行动方针:建立在日本领导下的"大东亚新秩序",将英、法、荷、葡等国在亚太地区的殖民地,列入日本"大东亚新秩序"的范围;必须实行全国总动员,全体国民都应献身国家;尽快解决中国事变;排除美国的干涉,为此要与德国和意大利签订三国同盟条约,与苏联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为南进做好一切准备。 在此基础上,近卫内阁在成立后的第四天正式通过了它的行动纲领——《基本国策纲要》。这份由文官们在近卫指导下草拟的文件,以大量动听的辞藻和夸张的调子宣告,日本的意图是"适应世界形势变动,改善内外形势,在迅速结束中国事变的同时,捕捉良机,解决南方问题。” 三国同盟又作为首要问题列为新内阁急于要解决的问题。 1940年9月7日,松冈外相邀请的德国特使海因里·斯塔玛到达东京,就签订三国同盟条约进行谈判。 9月10日,松冈费尽心机,以掺杂着无数谎言和诺言达成了与德国的协议。 9月27日,松冈外相带着他的微笑参加了在柏林帝国总理府举行的盛大签字仪式。这一条约规定:“日本国承认并尊重德意志和意大利国在欧洲建设新秩序的领导地位;德意志国和意大利国承认并尊重日本在大东亚建设新秩序的领导地位。日本国、德意志国和意大利国约定,对上述方针所作的努力,互相协助。并且进一步约定,三缔约国中任何一国遭到现在尚未参加欧洲战争及日华纠纷的一国攻击时,三国须用所有政治、经济和军事手段相互援助。” 至此,法西斯三恶魔的最后同盟结成了。此系后话,在这里先表一表。 回过头来,我们接着再表1936年德、日共同反共的协定签定后,小日本进一步扩大侵华战争的故事。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